吳永珊

吳永珊

1938年4月,吳玉章回到中國。 1945年抗戰勝利後,吳玉章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 1966年12月12日,吳玉章逝世。

吳永珊永珊

吳永珊清末革命家,後改名玉章,字樹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雙石橋蔡家堰。自小忠厚篤誠,堅韌沉毅,喜讀史書,學識淵博,有“金玉文章”之譽。

中文名: 吳永珊
別名: 吳玉章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四川
出生日期: 1878年12月30日
逝世日期: 1966年12月12日
職業: 革命黨人 教育家
主要成就: 保路運動
代表作品: 中國文字的源流及其改革的方案》

簡介

吳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樹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雙石橋蔡家堰。自小忠厚篤誠,堅韌沉毅,喜讀史書,學識淵博,有“金玉文章”之譽。

清末,國勢積弱。吳玉章於一九零三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成城學校,謀強國之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一九零六年加入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員。在日八年,革命活動不斷。一九一一年四月革命黨人在廣州黃花崗起義,奉令購運軍火。起義失敗,返川領導保路運動。九月到榮縣,助王天傑組織民軍北上會攻成都,親自訓練民團,籌措糧餉,支援前線。民軍揮師回榮,吳玉章不失時機,趙藝西、龍吟劍等人積極配合,於九月二十五日宣布榮縣獨立,在全國率先脫離清王朝建立軍政府。

v

又赴內江,聯絡鄂軍中黨人處死清廷大臣端方,十一月二十六日領導內江獨立。後乘夜赴渝,清除內亂,鞏固了蜀軍政府。民國初建,代表蜀軍政府赴南京,出任參議院議員、大總統府秘書,助孫中山先生建政。袁世凱篡國,吳玉章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後到法國,在法組建華法教育會,為國培養人才。一九一七年回國,在北京創辦留法儉學預備學校,選送留法學生近兩千人,周恩來、鄧小平、王若飛、陳毅、聶榮臻、趙世炎、蔡和森、張申府等留法學生,都成為中國革命的棟樑。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培養革命人才,吳玉章功垂冊。
經歷
五四運動時期,吳玉章接受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四年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四川大學前身)校長,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組織馬克思主義團體。1923年秋冬,劉伯承一直在成都治傷。困擾著他的不僅是身體的創痛,更多的是對前途的憂慮。當時,吳玉章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和惲代英、楊闇公等人創辦《星期日》等刊物,鼓吹新文化、新思想,熱情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還派人深入到工人、農民中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

吳玉章深知劉伯承的為人,對他的出眾學識、高尚情操和憂國憂民的精神十分欽佩。對於他的軍事才能,更是格外賞識。吳玉章幾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他的住處,一面探視病情,一面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後來,通過吳玉章的介紹,劉伯承結識了楊闇公。在吳玉章、楊闇公二人的影響下,他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漫長的革命道路上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一九二五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南充高中首任校長。奉黨之命從事統戰工作並參加北伐。後參加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大革命失敗,遵黨指示赴蘇聯,在蘇聯東方大學等校學習、任教,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世界和平會議。一九三八年回國參加民族抗戰,被選為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出任延安憲政促進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以花甲之齡為國培養各類人才,被尊為延安五老之一。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任中共代表赴渝出席政協會議。次年兼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為反對內戰、爭取和平民主建國,同反動勢力作堅決鬥爭。一九四八年任華北大學(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次年到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籌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出席開國大典。

吳玉章是中共六屆、七屆、八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中國自然科學普及協會主席等職,兢兢業業,貢獻卓越。於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逝世。

吳玉章從參加同盟會到參加中國共產黨,從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到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為社會進步、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黨的事業奮鬥一生,歷經三個歷史時期,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受到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敬重和愛戴。毛澤東同志讚譽吳玉章:幾十年如一日,一貫的有益於廣大民眾,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鄧小平同志高度評價吳玉章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

玉章懿行,高山仰止,偉人雖逝,精神猶存。

吳玉章曾說:“人生在世,事業為重。一息尚存,絕不鬆勁。東風得勢,時代更新。趁此時機,奮勇前進。”

主要著作

《辛亥革命》 《歷史文集》 《吳玉章回憶錄》 留法時期
自題聯
龍蛇歸大海; 鯤鵬震九霄。 ——吳玉章撰春聯 吳玉章撰題聯 藝為人民方有用; 詩稱聖哲豈無因。 ——吳玉章題四川省峨嵋山

百年丕振延陵緒; 三讓猶存泰伯心。 ——吳玉章為嫡孫吳本清撰正堂門聯 荊樹有花兄弟樂; 書田無稅子孫耕。 ——為嫡孫吳本清撰下堂屋門聯

言炳丹青,德合天地; 功昭日月,行作楷模。 ——題《革命烈士詩抄》

創業難,守業亦難,須知物力難艱,事事莫爭虛體面; 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則,行行當立好規模。 ——吳玉章為嫡孫吳本清撰客廳門聯

吳玉章賀贈聯 七十更強歌戰士; 萬方救難賴人師。 ——賀徐特立70歲誕辰

傳播馬克思思想

v

五四運動時期,吳玉章接受科學社會主義思想。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四川大學前身)校長,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組織馬克思主義團體。

1923年秋冬,吳玉章和惲代英、楊闇公等人創辦《星期日》等刊物,鼓吹新文化、新思想,熱情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還派人深入到工人、農民中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
加入共產黨
吳玉章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南充高中首任校長。奉黨之命從事統戰工作並參加北伐。後參加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大革命失敗,遵黨指示赴蘇聯,在蘇聯東方大學等校學習、任教,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世界和平會議。

一九三八年吳玉章回國參加民族抗戰,被選為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出任延安憲政促進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以花甲之齡為國培養各類人才,被尊為延安五老之一。

1945年抗戰勝利後,任中共代表赴渝出席政協會議。次年兼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為反對內戰、爭取和平民主建國,同反動勢力作堅決鬥爭。1948年任華北大學(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新中國革命歷程

 1949年吳玉章到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籌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出席開國大典。 吳玉章是中共六屆、七屆、八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中國自然科學普及協會主席等職,兢兢業業,貢獻卓越。於1966年12月12日逝世。

吧

個人事記

1895年開始接受維新思想。為了尋求革命出路,他於1903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成城學校學習。 在日本,吳玉章1905年參加了中國同盟會,後被選為中國同盟會評議部評議員。1907年創辦了《四川》雜誌。

1911年吳玉章歸國後回到四川,領導了保路運動,並策動榮縣獨立。繼之又發動內江起義,成立內江軍政府。武昌起義後,他參加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工作。1935年11月,吳玉章受中國共產黨的派遣去法國巴黎負責《救國報》工作。

1938年4月,吳玉章回到中國。

1939年11月,吳玉章到延安,任延安憲政促進會會長、陝甘寧邊區新文字協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等職。

1945年抗戰勝利後,吳玉章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

1948年8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華北大學,任命吳玉章為校長。

1949年12月,在華北大學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人民大學,政務院又任命吳玉章為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全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從1955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1966年12月12日,吳玉章逝世。

主要貢獻

v

吳玉章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創辦了一系列大學,這些大學在新中國成立後都成為了中國教育界鼎鼎大名的大學,為新中國培養了最早的一批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人才。吳玉章是中國教育工會首屆主席,在長期革命教育實踐中,倡導根據文字的科學化、國際化和大眾化原則,推行漢字簡化和漢語拼音方案,以利掃除文盲、普及教育和推廣國語,促進經濟建設和文化革命。
教育主張
(1)高等教育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機械搬用外國經。

(2)建立多種學制、多種規格、多種形式的辦學體制,從速培養經濟建設管理人才,尤其要關懷工農學員的成長。

(3)腦力勞動者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4)要善於總結革命歷史經驗,教育後輩青年繼承革命傳統;同時提倡青年獨立思考,發揮創造性,少年兒童要培養和發展才能,認真鑽研科學。

名言

吳玉章為秋瑾烈士題詞

1.青年人首先要樹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決心為國家、人民作一個有用的人才;為此就要選擇一個奮鬥的目標來努力學習和實踐。

2.做學問要花功夫,持之以恆,日積月累。類別:讀書

3.人生有世,事業為重。一息尚存,絕不鬆勁。東風得勢,時代更新,趁此機,奮勇前進。類別:事業

4.目標既定,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曲折都不灰心喪氣,不輕易改變自己決定的目標。

5.懈地去學習和奮鬥,如此才會有所成就,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類別:學習

6.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為範疇。

5.我並無過人的特長,只是忠誠老實,不自欺欺人,想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類別:教育

6.能夠獻身於自己祖國的事業,為實現理想而鬥爭,這是最光榮不過的事情了。

相關獎項

獎項名稱:吳玉章獎金 創辦時間:1983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獎項介紹:為紀念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第一任校長吳玉章同志,中國人民大學於1983年決定設立吳玉章獎金。吳玉章獎金是面向全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獎,主要用於獎勵國內有重大影響的優秀人文社會科學論著,旨在促進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自1983年設立至今,吳玉章獎金基金委員會分別於1987、1992、1997年評選並頒發了第一、二、三屆吳玉章獎金。現任吳玉章獎金基金委員會名譽主任為李鵬、宋平同志,袁寶華同志任主任。
主要用途
吳玉章獎金的主要用途:獎勵國內有重大影響的高水平的人文社會科學論著。評獎學科暫設七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歷史學、語言文字學、新聞學、經濟學和法學。每個學科設立特等獎、一等獎和優秀獎,每五年評一次,每次每個學科設特等獎、一等獎各一項,優秀獎二~三項。獎金數額暫定為:特等獎每項三萬元;一等獎每項二萬元;優秀獎每項一萬元。獲獎項目需經作者申請或專家推薦,學科評審組評議,吳玉章獎金基金委員會最後審定。

由於吳玉章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因此,在中國人民大學特設吳玉章優秀教學獎和優秀科研獎,獎勵教學和科研成績卓著的中國人民大學教學、研究人員。每五年評一次,每次評教學獎和科研獎各1-2名(項),獎金均暫定為一萬元,評獎範圍不限於上述七個學科。評獎工作委託中國人民大學有關部門負責。

設立吳玉章學術講座,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進行講學。

基金來源

吳玉章獎金的基金來源為:中國人民大學從學校基金中撥給專款;編輯出版吳玉章同志著作的稿費;吳玉章同志的學生、中國人民大學校友、社會知名人士和學者的捐贈款;有關企業、社會組織與學術、教育團體的捐贈款。捐贈者可以按照基金的籌集辦法規定,指明所捐款項作為有關學科的單項獎金基金。

成立吳玉章獎金基金委員會,負責基金的籌集和管理工作。委員會由社會知名人士、有關專家和中國人民大學有關負責人組成。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若干人。委員會聘請有關專家,組成若干學科評審組。

吳玉章獎金的設立,是我國教育界、人文社會科學界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希望得到各方面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評價

吳玉章從參加同盟會到參加中國共產黨,從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到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為社會進步、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黨的事業奮鬥一生,歷經三個歷史時期,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受到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敬重和愛戴。
“延安五老”
吳老歷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而成為跨世紀的革命老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

領導人評價

毛澤東讚譽吳玉章:幾十年如一日,一貫的有益於廣大民眾,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

鄧小平高度評價吳玉章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