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腳樓畫派

吊腳樓畫派

吊腳樓畫派即是以黔東南州的青山、綠水、飛瀑、吊腳樓、古樓、花橋、古榕、梯田和水車等為表現對象,是這些基本生命元素的組合,與其他畫派有著顯著的區別,具有獨特的主題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畫派簡介

吊腳樓畫派具有獨特的主題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即是以黔東南州的青山、綠水、飛瀑、吊腳樓、古樓、花橋、古榕、梯田水車等為表現對象,是這些基本生命元素的組合,與其他畫派有著顯著的區別。如同煙雨樓船的江南水鄉畫派、窯洞人家的黃土畫派和雲海松風的黃山畫派一樣,是中國的唯一,世界的唯一。

歷史由來

作為中國傳統畫種的一種嬗變,吊腳樓畫派在黔東南悄然興起,是與該地的地域人文繪畫語言和蓬勃興旺的畫家群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的,它異於歷史上和近代出現的許多畫派,有它自成體系的藝術宗旨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猶如一個新生嬰兒,吊腳樓畫派也是不斷兼收並蓄、容納百家之長而成一家畫派的。從畫家群里張正炳鍾應舉唐立斌、石平武、楊韋、歐陽克景、楊志勇諸人的繪畫個案來考察,近50多年的藝術摸索,已使該地的畫家群具備了“派”的因素,並有了自己與眾不同的藝術特點。

“吊腳樓”畫派的產生和發展自解放以來經歷了幾個歷史時期,傾注了黔東南州幾代畫家艱難探索的辛勤汗水,如今,一個具有實力的畫家群已經出現,一大批優秀作品不斷問世,標誌這一畫風已經基本形成。當中,一些作品參加過省、全國美展並獲獎,一些作品熱銷在廣州、香港市場上,一些畫家加入了省、全國美協。

藝術特點

一、區域性

“吊腳樓畫派”,顧名思義,就含有“區域性”的地域美學特點,尤其是融了盛唐、五代、宋元明清諸大家的哲學美趣及畫理,於實踐中又在披麻皴、捲雲皴、雨點皴、劈斧皴等技法中加以吸收和創新,使該派作品具有一定的實驗性並發展了傳統。“吊腳樓”即是地域,是具有某種空間上的區域性。任何一種畫派的崛起和發展,都是相對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域的繪畫元素的制約性而言的,都是在因循而來的傳統繪畫美學中進行自我更新式的裂變。譬如,歷史上的吳門畫派、浙江畫派、嶺南畫派等諸多畫派及近年出現的關東畫派、雪域畫派、黃土畫派,就是對地域元素區域性美學的實驗式的反叛和一次次累積。事實上,從歷史的進程來看,吊腳樓畫派已存活了近50年,期間存在著畫家們對傳統山水技法的一次次叛逆和整合,對西洋技法的反覆雜交和解構,直至2006年對歷次畫展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理論總結後,才發現“吊腳樓畫派”實質上已以“派”的形式存活了近一個世紀。

二、創美性

正如在實踐生活中產生美一樣,吊腳樓畫派的畫家們都離不開黔東南山水的體察和解構,它的創作宗旨,就是無論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都要表現出黔東南的原生美感。因此,多套繪畫技法的使用與現實的黔東南的妥協及組構的獨立姿態,就構成了該派原生美感的形容表現形式。它依附傳統但又突破傳統,借鑑西洋且不依附西洋,以獨立的面貌來創造美——即用吊腳樓美的元素和畫家超強的想像力來建構經過生活體驗認知後的具體和客觀的黔東南世界。儘管這種藝術摸索是幼稚的,是通過模仿、借鑑、創新的方式來進行的,可是在蹈虛躡影以形繪神以小見大的氣韻尺幅里,是青山綠水、古榕、花橋鼓樓、吊腳人家和飛澗湍流等黔東南山水不可缺少的元素。吊腳樓畫派的創作,說到底是創美性的,是走向邊緣,從邊緣的地域的元素來創造美的。它的繪畫有點逆於主流的創作觀念,形式並不看重,重要的是用新的筆墨色韻和理念來找到靈的空間虛無的世界。它的美具有實驗性質,又具有內在精神的地域獨立性,即在依附傳統借鑑西洋中不忘獨立地創造美,在繪畫中不忘獨立的社會人文思索。

三、前瞻性

吊腳樓畫派作為一個獨具風格的區域性畫派,就凸現了技術、知識和畫理的前瞻性,體現了一種邊緣存在的地域發展的畫派應有的系統美學。它的特點在於筆、墨、色、韻,貼緊唐代詩人王昌齡遠謫隆里衛的詩句“苗嶺天下秀,半在黔東青”。基於黔東南山水,無五嶽、太行的氣勢,也無水光瀲灩晴方好的逸情,只是一片萬馬奔騰捏出綠的世界,該派主張以筆為形,以綠為魂,以色為衣,以染為韻,在畫技上才能勾勒出黔東南山水變化萬千的特質和個性——“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該派在繪畫中常一筆一畫勾出建築山水的形狀,用綠紅黃色縱情揮灑,用深綠色畫水,慣於赭色渾染後將石綠、藤黃、脂紅潑灑其上,以飛白畫山,以濃墨潑幽,以捲雲畫近山,使尺幅凸現高遠、平遠、深遠的視角維度,使色鮮活,使墨明艷,盡得山水的真味。中國傳統山水畫素來有北瘦南潤的畫風區別,畫家用墨常講究清淡和濃厚之分,但對於青山蒼翠,氣象崢嶸的黔東南山水,就不能僵化地移值,只能在創作中講究造形用筆,從原生態山水本真形態出發,任意潑墨,使春紅夏綠秋黃冬白藏於一山,讓五彩繽紛的美艷十里換一景,無論國畫或水彩用墨,都染別遠近,虛實、深厚,營造出萬里江山容進尺幅,大美而不能言。該派還認為,黔東南植被豐厚,無裸露的山體,春如笑,夏如滴,秋如妝,冬如眠,一時有四季,古意盎然,要以吊腳樓的板紋當石紋來刻畫,才能找到吊腳樓畫派的表現方法。這些有實驗性質的繪畫理念和創美性的技術積累,大巧如拙,形成了吊腳樓畫派獨有的筆法、用墨、染色和神韻。當然,除了這些前瞻性的繪畫理念和創作技巧以外,吊腳樓畫派的畫家們還在西洋和傳統的山水技法中不斷變換和實驗,濃縮了世界畫技的精華,不斷拓展吊腳樓畫派生長的地域空間。

以張正炳為領軍人物的吊腳樓畫家群,在生活中已創作了《百里侗鄉圖》《苗嶺早春》《柳江翠色 》《西江苗寨》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畫作,通過吊腳樓畫派整體作品的考察和分析,可看出在吊腳樓畫派的稚形的成形階段和特定的地域繪畫區域裡,皆有其可圈可點之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