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格舞曲

吉格舞曲

這是《組曲》的第二樂章。 這是《組曲》的第三樂章。 這是《組曲》的第四樂章。

作者:巴赫(1685-1750),

吉格舞曲吉格舞曲
德國著名的古典作曲家。生於音樂世家,幼時隨父親學習小提琴。十歲時父母辭世,從兄學習古鋼琴。十五歲在呂內堡參加聖密歇爾教學唱詩班。1703年至1708年,又在阿恩斯塔德、繆爾豪遜任教堂管風琴師,並在1714年升為樂長。1723年巴赫到萊比錫,任聖多瑪斯教堂管風琴師及宮廷樂長。在他以管風琴演奏家遷徙於各地教學與宮廷期間,巴赫勤奮創作,作品甚豐。

巴赫在創作中除未涉足歌劇外,幾乎包羅了音樂中的所有體裁。他寫有二百餘部宗教及世俗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平均律鋼琴曲集》《古鋼琴曲集》 、六首《勃蘭合堡協奏曲》、四首《樂隊組曲》和大量的管風琴曲。

巴赫創作以復調手法為主(復調音樂:若干同時出現的鏇律結合起來的一種多聲部音樂,其中每一個鏇律都清晰可聞,而且各具其獨立的表現意義。),構思嚴謹,感情內在,並在運用德國民族音樂基礎上,廣泛汲取尼德蘭、法國、義大利等國音樂素養,使其歐洲音樂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高爾基對巴赫給以高度評價:"假如把偉大的作曲家想像為山脈,那我覺得巴赫這一山峰當是高聳在白雲之上,那是永遠有熾熱的太陽光照射覆蓋著冰雪的閃耀奪目的白頂。巴赫的音樂就是這樣的純潔、明亮到結晶的程度……"。

"G弦上的詠嘆調"

--巴赫的《D大調每三首樂隊組曲》小提琴有四根弦。當我們看上去到演奏家在這四根弦上用弓運指,就仿佛看到音符象小鳥一樣躍然而出。音樂家給四姐妹一樣的琴弦命名為G、D、A、E。其實,這奇妙的名字就是固定不變的四個音高的名稱。

在浩如煙海的小提琴曲目中,幾乎所有曲子都離不開這四根琴弦。但是,在小提琴家弓下有一支著名的樂曲,它那優美柔婉的鏇律竟然只從一根弦上流瀉而出。這就是G弦上演奏的《G弦上的詠嘆調》。

這首小提琴是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1845-1908)編寫的。作品問世,立即聞名遐邇。但真正的作者,並不是威廉密,追溯淵源,其始祖原來是一個世紀以前的德國作曲家巴赫。威廉密將巴赫的《D大調第三首樂隊組曲》的第十樂章回以改編,把第一小提琴聲問作為獨奏小提琴鏇律,其餘部分作為鋼琴伴奏;又根據原作標題"詠嘆調"而家名為《G弦上的詠嘆調》。雖然這首小曲的流行程度早已超過原作,但是在巴赫諸多作品之中,這問管弦樂組曲仍是一曲質樸動人的佳作。

巴赫的《D大調第三首樂隊組曲》大約寫於1722年。當時,他剛剛完成《平均律鋼琴曲集》,並要求到萊比錫的聖多瑪斯教堂任職。宗教題材的《約翰受難樂》的構思已開始在他腦際浮動,但作曲家卻叔出宗教世界,來到生氣蓬勃的塵世間,在音符中傾注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吉格舞曲吉格舞曲

《組曲》首篇是"序曲"。

它象一座音樂宮殿,迎面聳立,壯觀宏偉。作曲家採用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宮廷歌劇的序曲風格,具有莊嚴威武的氣質。

據說,1830年德國作曲家門得爾松曾為德國大詩人歌德在鋼琴上演奏了這段"序曲"。德讚嘆道:"樂曲的開頭部分實在太壯麗了,就好象有一大群富麗堂皇的人們正沿著寬大的台階莊嚴地邁步而下。"詩人用詩的語言概括了"序曲"的基調與形象。

"序曲"作為《組曲》的第一樂章,由一支威武雄壯的進行曲拉開序幕。在古鋼琴和低音提琴的長音襯托下,第一小提琴和雙簧管奏出昂揚的曲調,小號以四個單音加以應和,並與其他管弦樂器匯合成有力的附點節奏型(附點節奏:將音符或休止符的時值增長一半的標記,寫在音符右方。),在堂皇的宮殿中,"沿著寬大的台階莊嚴地邁步而下":(一段音樂)
序曲的中間部分是賦格樂段。這裡,巴赫以高超的復調技巧,將一個纖秀典雅的短小主題,作了多層次的交織與發展。

當它在第一小提琴和第一雙簧管聲部作為主題呈示之後,第二小提琴和第二雙簧管作為答題,應召而至,並將主題下移四度跟蹤過去。

這時,其他樂器似覺得孤單了。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及古鋼琴的低聲部也循聲先後隨之而來。剎那間,這追逐與遁逃的曲調布滿整頁總譜,此起彼伏的鏇律融成清晰和諧的音響。小號不甘寂寞,也想加入這個有趣的"競走"場面,但它只是奏出主題的片斷音調來湊湊熱鬧而已。

在這個漫長的追與遁的途程中,靈巧的主題鏇律穿上不同調性的外衣,踏著節奏不同的步伐,使人們本以為枯燥的復調形式,煥發出動人的情趣與美感。

如果把序曲開關的莊嚴的大進行曲比喻為壯麗的聖殿大門洞開,那么,被稱為"遁走曲"的賦格樂段則象一些還不懂得教規的年輕人,懷著虔誠而又新奇的心情,一個跟著一個來到聖殿,到處漫步,看著自己不曾見到過的一切。

最後,大進行曲再度奏響。它雖比開頭要短小簡練,但壯觀威嚴氣氛猶在。結尾,"一大群富麗堂皇的人們"沿階而下,"序曲"在他們身後關上了大門。

在《組曲》中,首章"曲"結構複雜,篇幅龐大,它是《組曲》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當時人們常把這種包括序曲的組曲,統稱為"序曲"。
在莊嚴"序曲"之後,有四個樂章,它們大都以舞曲為基調寫成,象是四幅質樸諧和的風俗畫,鑲嵌在"序曲"聖殿的四壁,這種聯想不也反映出巴赫那種既篤信宗教又仰羨世俗歡樂的矛盾心理嗎?

首先是"詠嘆調"。這是《組曲》的第二樂章。

"詠嘆調"原是歌劇中一各抒發內心情感的獨唱歌曲。巴赫將它運用到管弦樂作品中,構成了一個抒情的篇章。

吉格舞曲吉格舞曲

第一小提琴象是一位傷感的女高音,詠嘆出一支纏綿悱惻的鏇律。最初是隱忍的怨訴;中途,音樂愈益激動,跳躍和模進音調(模進:指某一音調的音型,在原聲部中反覆出現,但每次出現時的高度都有不同,或上行模進,或下行模進。),將蘊積在主人公心內的熱情與追求傾訴出來;最後又歸回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這段鏇律在古鋼琴和弦樂組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雖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間或也加以回響,但終究都是作為伴奏,為主鏇律襯出美妙的背景。這就是著名的小提琴曲《G弦上的詠嘆調》在其始祖--巴赫《組曲》中的本來面目!(一段音樂)

"詠嘆調"之後是"加伏特舞曲"。這是《組曲》的第三樂章。

加伏特舞曲是十七世紀在法國滸的陶非尼省的民間舞曲,後傳入宮庭並成為作曲家筆下的一個篇章。巴赫用兩段對比不大的加伏特舞曲音調構成這個樂章,為"詠嘆調"和後面兩個火熱的舞曲中間搭起一座過渡的橋樑。

第一段舞曲的基本主題,優雅穩健:(一段音樂)

第二段舞曲的基本主題,輕盈明快:(一段音樂)

兩段主題均由小提琴和雙簧管主奏,其它樂器進行插入式的伴奏與應和,猶如兩個領舞者與伴舞者諧和地結合在一起。

第三段是"布列舞曲"。這是《組曲》的第四樂章。

揭開《組曲》這一篇章,布列舞曲煥發著朝氣從樂隊中奔跑出來。布列舞曲也是十七世紀在法國滸的民間舞曲。它進入作曲家的樂譜後,仍不改初衷,順暢流瀉的鏇律和明快有力的節奏,依然滾滾著民間生活的情趣和田園山野的淳樸氣息。

這裡,還是小提琴和雙簧管主奏,但其他樂器積極投入伴奏。強勁的小號就有三支之多。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中,活躍的布列舞曲顯得格外神采奕奕:(一段音樂)

中間段落,歡舞人群更加激昂。主奏樂器向上路進的音型,科就是舞者騰空而起的身姿。

然後,音樂又復現開頭的主題。結尾,舞者兩次小小騰躍之後,便落地息舞,結束了這個樂章。

終曲樂章是"吉格"舞曲。

這種舞曲淵源很早。十六世紀就是英國民間流傳。十八世紀傳入法國和義大利。吉格舞曲是歡快的三拍子舞步。節奏的韻律,潛隱著蓬勃生機。在巴赫時期的德國古典組曲中,吉格舞曲多作為終曲。

作為主奏樂器,第一小提琴和雙簧管在第二小提琴稍加變化和伴和下,一起熱情地呈示出吉格舞曲的主題音調:(一段音樂)

開頭幾個舒展的音符,象是舞者擺好姿態,輕緩起舞;隨後,川流不息
的三連音,便奔涌而出,沒有一刻停息。人們在盡情地鏇轉飛舞……這時,小號和其他弦樂器以強烈的節奏加以配合;就連"年邁的"古鋼琴也從頭至尾沒有一個小節的休止,它們共同為熱情的舞蹈助興。

吉格舞曲的第二段,主題音調從屬調上開始(屬調:屬調、屬音,均指主音上方第五級音構成的調性或音符。),象是歌舞的人們興之所至,提高了調門,豁然一變的音響色彩更添歡樂氣氛。最後,在一個個流動不絕的樂句推動下,結束了這個華麗的終曲樂章,也落下了整個《組曲》的帷幕。

巴赫生活的,人們對於世界、對於自然規律和社會演變還沒有科學的認識。封建專制與宗教結合在一起,使德國成為黑暗王國。貧困的人民為尋求精神安慰與寄託而靠近了教堂。出身於音樂世家的巴赫終生信奉宗教。所以宗教題材便是他音樂核心。但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和德國民間音樂的影響,也使巴赫寫出許多充滿世俗情感的作品。時隔一個世紀,威廉密能夠把《D大調第三首樂隊組曲》中的篇章改編為流傳廣泛、受人喜愛的傑作,顯示出兩個世紀以前的巴赫作品至今仍有著動人的情感和強烈的藝術魅力。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svnum=10&um=1&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5%B7%B4%E8%B5%AB&btnG=%E6%90%9C%E5%B0%8B%E5%9C%96%E7%89%87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406082703236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svnum=10&um=1&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7%B5%84%E6%9B%B2&btnG=%E6%90%9C%E5%B0%8B%E5%9C%96%E7%89%87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