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始建於1982年,初期為空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營養系,1999年學校編制由空軍轉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歸併第四軍醫大學,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吉林軍醫學院營養檢驗系。1985年以來,我院為部隊輸送了大批政治合格、軍事過硬、專業精湛、素質優良的專門人才,畢業的學生工作在全軍療養院的營養科、部隊醫院的營養科和航空部隊從事營養工作。從部隊反饋的情況,我院畢業的學生留得住,信得過,用得上,幹得好,深受部隊指戰員的歡迎。2004年8月,隨學院移交吉林省的步伐更名為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系,2011年12月更名為公共衛生學院。

學院規模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學院現有8個教研室,數學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管理學教研室、流行病學教研室、醫學儀器教研室、電子學教研室;兩個實驗中心:預防醫學實驗中心,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中心。

專業

開設6個本科專業:預防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方向)、生物醫學工程、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食品營養與衛生專業。

師資力量

現有專兼職教師60人,有一支結構合理、理念先進、愛崗敬業、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其中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20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

科研成果

學院具備了較強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實力。先後完成國家、軍隊重點課題 26項,獲得軍隊級科技進步獎和科技成果獎 10項,各級教學成果獎和教育技術成果獎 10 餘項。學院還承擔了國家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12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和會議發表論文 200餘篇。

開設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素質過硬,具有管理學和醫學基礎知識,具備現代衛生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公共管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主要課程:基礎醫學概論、臨床醫學概論、預防醫學、流行病學、管理學基礎、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衛生信息管理學、衛生事業管理學、醫院管理學、財務管理學、社會醫學、衛生經濟學、衛生統計學、衛生法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能在各級各類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衛生執法監督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保健等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熟悉現代管理學理論、計算機技術知識及套用,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及套用,擁有信息系 統設計、開發及套用能力,能在醫藥企事業單位、IT行業、其他行政或科研單位從事信息化建設、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和評價的綜合套用型人才。

主幹學科:管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運籌學、基礎醫學概論、預防醫學概論、臨床醫學概論、醫學統計學、管理學基礎、醫學信息學概論、C語言程式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數據結構與算法、資料庫原理及套用、信息分析與決策、信息管理學、衛生事業管理、信息組織方法與原理、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醫院管理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畢業後能在醫藥企事業單位、IT行業、醫藥類高校圖書館、其他行政或科研單位從事信息化建設、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和評價等工作。

預防醫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檢測技術,能在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醫療保健等機構及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醫學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勞動衛生學、兒少衛生學、衛生事業管理。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就業方向:各級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檢驗檢疫局、醫院、衛生行政部門、海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醫學、營養學和食品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能夠從事醫院臨床營養治療和營養管理,在社區、食品企業等從事膳食指導和營養管理以及食品監督管理、各類人群營養評價及公共營養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人才。

主幹學科 :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營養學和食品科學。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學、食品微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學、基礎營養學、人體營養學、套用營養學、臨床營養學、食品衛生學、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食品毒理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醫院、賓館、酒店、學校、社區醫療保健中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行業、藥品食品及保健品企業和美容、健身、養生中心等單位。

食品質量與安全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類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生命科學、營養學和食品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從事食品的營養、安全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食品營養的保障和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管理工作的套用型專業人才。

主幹學科 : 化學、預防醫學、食品科學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生物化學、食品工藝學、食品毒理學、食品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率論與數理統計、臨床醫學概論、預防醫學概論。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就業方向: 食品監督管理、技術監督、衛生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社區的衛生與食品安全服務部門、餐飲業的營養配餐部門、食品企業等單位從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食品分析檢驗、衛生行政、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促進等工作。

生物醫學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掌握現代電子工程技術的基礎理論和相關醫學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級實用型人才。

主幹學科:電工學、電子學、生物醫學工程。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脈衝與數字電子技術、數位訊號處理、計算機套用基礎、 C 語言程式設計、單片機技術與套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生物醫學電子學、醫用儀器原理、檢驗分析儀器、醫用影像設備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就業方向: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影像科、放療科(設備的使用和日常維護)、器械科(設備的管理和維修)、高等醫學院校從事生物醫學工程的教學、實驗工作;藥監局器械管理部門、環境監測、計量檢測;醫療設備器材的開發、生產、管理、經銷和售後技術服務等。

建校思想

學校堅持“教育創新、科技強校”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工作原則,積極構建基礎理論研究和套用技術研究互為支撐,傳統特色和前沿領域共同發展,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得益彰的科研格局,通過創新機制獎勵冒尖,形成一批結構合理、團結奮鬥、朝氣蓬勃、求真務實的科技團隊,在激發科技活力的同時,為教學改革、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科研概況

學院組建以來,學校堅持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並重,一方面高度重視、重點扶持原創性基礎研究,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先後獲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縱向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國家及部省級科研項目的數量和類別、科研成果獎的數量和層次、申請與授權專利的數量與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學校還高度重視科技工作主動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在教學、科研、醫療第一線發揮著重要作用。

學院現有8個教研室,一個預防醫學實驗中心,一個研究所。開設6個本科專業:預防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方向)、生物醫學工程、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衛生與營養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學院引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海外歸國博士1人,博士畢業生1人,碩士研究生5名,博士後1人,博士2人,碩士2人,高素質專業負責人10人。學院具備了較強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實力。先後完成國家、軍隊重點課題26項,獲得軍隊級科技進步獎和科技成果獎10項,各級教學成果獎和教育技術成果獎10餘項。
學院承擔了國家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12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和會議發表論文100餘篇。在教學科研方面,獲教改課題立項13項,其中,省級課題9項,地市級課題4項;發表教學文章43篇;省級科研成果獎4項,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二等獎1項,轉隸以來,主編或副主編教材20部,其中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在專業教研方面,學院鼓勵教師將研究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實驗室、進畢業論文,實現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近三年,共有科研課題立項26項,其中,省級部級課題24項,地市級課題2項;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70篇,其中,SCI、EI、ISTP收錄10篇;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校級先進單位1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

對外交流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在經濟、科技全球化的今天,加強與國內外院校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是開拓思維、擴展視野、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同時也是展示自己的重要手段與途徑。學院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與進修,近三年,參加學術交流3人次,其中,國際1人次、國內1人次、進修一人次。學院還將積極鼓勵聘請海內外專家來院講學、擔任客座教授,為學院的科學研究提供指導;積極鼓勵與海內外實驗室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支持學院的科技工作者到國外求學深造,外出吸取科技營養。要把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開展積極邀請國內知名學者來學院舉辦講座,把學術交流的內容從生命科學拓展到理學、哲學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與此同時還應鼓勵多種學術團體的形成,以營造自由探索與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

學院領導

院長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周涌,碩士,教授,1963年12月生於吉林省吉林市。於1982年9月考入白求恩醫科大學環境醫學系預防醫學專業本科,並於1987年7月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1987年7月,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軍隊衛生教研室工作,任教師。於2008年10月考取吉林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專業,攻讀碩士學位,並於2011年7月畢業,獲公共衛生碩士學位。2004年8月至今在公共衛生學院任院長。2009年9月,獲評教授職稱。主要為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講授專業課,主要研究方向是預防醫學和醫院管理。現兼任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原解放軍第四六五醫院)院長。

任職以來主編和參編教材5部,其中副主編3部,專著1部(副主編)。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重要及核心期刊7篇(第一作者)。承擔省級以上課題(含教育研究課題)6項,結題3項。市級課題3項,結題3項。主要課題有《林蛙皮活性多肽對培養的小鼠皮膚上皮細胞增殖影響的實驗研究(吉市社發合字No.200--22)》(第一負責人);吉林省科技廳《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態性與兒童單純性肥胖相關性研究(No.200705417)》(第二負責人);吉林省教育廳《神經退行性線粒體mtDNA氧化損傷和葡萄籽酚類提取物的干預作用(No.2007243)》(第二負責人);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林蛙油對小鼠耐寒實驗的研究(BZZ06--01)》(第二負責人)。現任吉林省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秘書長,吉林省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吉林市預防醫學會副理事長。

黨總支書記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楊紅,女,1968年生。黨總支書記、研究生、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1988年8月入伍,198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軍校區隊長、幹事、參謀、副隊長、隊長等職務,分別於1990年、1993年、1996年、1999年被授予空軍少尉、中尉、上尉、少校軍銜。1996年12月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1999年12月擔任軍校學員隊隊長期間,帶領所屬學員隊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2004年8月退出現役。二零零五年三月至今擔任公共衛生學院黨總支書記。為學校職業指導教學工作組成員,負責大學生職業指導與生涯規劃,作為第一負責人,完成省級課題一項,參與省級課題2項。在中央黨校《理論前沿》上發表文章一篇,省級雜誌上發表文章6篇。獲評“管理育人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副院長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王舒然,男,1968年5月17日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92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重點專業-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同年以優異成績留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國家重點學科-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科任助教, 1998年7月碩士畢業,導師是陳炳卿教授,同年晉升為講師; 2002年,因工作成績突出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擔任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科教研室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2003年到英國食品研究院(institute of food research)進修7個月;2003年11月博士後出站,合作導師為楊寶峰院士; 2004年,破格晉升教授,國家重點學科後備帶頭人;2008年被遴選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同年到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進修。

主要學術兼職:亞洲素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營養學會 特殊營養分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 食品衛生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抗癌抗突變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食品科技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天然產物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母嬰專家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優生優育協會理事。還是《黑龍江省2011-2020年食物營養發展綱要》的主要起草人、省食品安全專家、省營養教育專家、省食物中毒委員會副主任、地方區域經濟學會理事、進出口檢疫檢驗局顧問專家等。

20年來,踏實肯乾,勤奮拼搏,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一些工作成績。

教學方面,從事留學生、碩士研究生、七年制、本科和大專等多班次的教學工作。獲省新世紀教改課題1項、黑龍江省教育廳“十一五”規劃課題1項。發表教學論文7篇,其中在國家級雜誌發表第一作者論文4篇。開設雙語教學課程和PBL課程,是國家級精品課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主要參加人。主編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參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6、7版),副主編規劃教材《食物營養學》(第3版),副主編全國高等學校配套教材《分子營養學》和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新型食品概論》。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省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哈醫大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指導博士研究生1名,指導碩士研究生30多名。2008年獲得哈醫大教學標兵榮譽稱號。

科研方面,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1項。主持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4項,省攻關重點課題1項,黑龍江省高等學校骨幹教師創新能力資助計畫項目1項。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發表論文40多篇,SCI 收錄15篇,其中,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論文8篇,並且,在營養領域權威雜誌《美國臨床營養》發表論文2篇,研究結果受到了專業領域學者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路透社、新華社、科學美國人等著名媒體都進行了宣傳和報導,研究結果為肥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潛在治療靶點,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鑒於他在科研方面的成績,2009年被評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