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堃范

第30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

司堃范:永不退休的護士長

司堃范 第30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女,漢族,74歲,北京市朝陽醫院退休醫務人員,1985年,獲得第三十屆國際紅十字會“南丁格爾”獎章。1988年退休後,謝絕高薪邀請,主動找到社區,為附近孤寡老人建立病歷檔案,定期體檢,上門診療,買藥送藥,不但在日常生活上照顧老人,而且為老人進行心理輔導,帶來精神上的溫暖。至今義務照顧孤寡老人29位,堅持義務上門為孤寡老人服務送醫送藥18年,累計家庭護理達7000餘次。每逢節日還為生活困難的老人們贈送生活日用品,食品。她的事跡深深地感染了身邊的人,由其組建的志願者隊伍已擴大到160多人。2005年5月12日,成立“司堃范志願者愛心工作室”,開通“司堃范為老服務熱線”。

司堃范:永不退休的護士長

司堃范,76歲,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會公益工作委員會會員,退休前任北京朝陽醫院外科護士長。
司老是一位充滿愛心的人,老年人的問題尤其牽掛她的心。1988年退休後,司堃范放棄了高薪聘請,毅然決定將護理工作由醫院轉向社區、轉向家庭。
退休第二天,她就到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將自己志願為社區內孤寡老人服務的想法作了匯報,主動請纓為社區內孤寡老人服務。之後,她騎著腳踏車,挨家逐戶樓上樓下地走訪,用了整整三天,摸清了該社區需要提供服務的孤寡老人的情況。她發現,這些從63歲到93歲的老人,個個有病。她為這些老人一個個地建立了病歷檔案,從此,開始了她18年的社區老年志願服務工作。
司堃范拎著藥箱、血壓計,騎著腳踏車,對團結湖社區的孤寡老人“登門拜訪”。每天穿梭於這些家庭,義務為他們量血壓、測脈搏、聽心音,替他們買藥、打針,找大夫。對自己不熟悉的病,就回醫院向大夫請教。18年來,司老已義務為孤寡老人提供家庭護理7800多次。她還用自己的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勞模津貼約8000餘元為孤寡老人買藥。她為孤寡老人檢查身體、買藥送藥,陪護到醫院治病,聊天做思想工作等,為這些孤寡老人減輕了病痛,增添了歡樂。
最初,有些長年獨居的老人,性情孤僻,不讓司堃范進門。70多歲的關奎印老人講述了他與第一次接受司堃范護理的經歷,“我聽見敲門了,不給開,只回答一句話:”我沒病,你走吧。‘她好說歹說,我給她開條小縫。她掏出血壓計,我問她:“你要多少錢?’……。”聽說是義務檢查,關奎印才答應下來。一查不要緊,血壓高得嚇人。司堃范趕緊從家裡拿來老伴的降壓藥給他服。之後,天天來,督促服藥,關奎印跟司堃范成了朋友。
18年過去了,類似的情況隨處可見。司堃范說:“老人最知情。我做一點事情,他們心裡總記著,我工作的動力也從這裡來。”
司堃范是一位細心人。在熱情為孤寡老人進行康復護理的同時,很注意觀察了解老人的心理狀況。她從多年護理經驗中深感老年人的孤獨比疾病更危害身心健康,心理的疼痛比身體的疼痛更難忍受,更難治療。為此,她就把身體護理與心理護理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有機結合起來去做。消除獨居老人內心的孤獨感、寂寞感成為司堃范社區志願服務工作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
有一天,司堃范看到陳大娘躺在床上發愣,檢查血壓脈搏都還正常,司堃范在與老人聊天中得知,老人20多年前失去丈夫,自己又沒兒沒女,於是就想不如趁現在還沒癱,自己把自己弄死算了。司堃范對她說“你血壓偏低,不會偏癱的,有病不怕,我來照顧。”從此她們成了知心朋友。
為消除獨居老人內心的孤獨感司堃范發起了“獨居姐妹互助組”。從此,社區內老伴去世、獨自居住的老姐妹十幾個人平日聊天解悶、互相找找樂子,生病了可以互相照顧。
司堃范說:“孤寡老人患抑鬱症的在增多。老姐妹之間建立聯繫,不光讓她們在生活上互相照顧,也希望她們多出門兒,聊天談心。想不通的事情大家一勸就解決了。”“老姐妹們在一起談論一些話題,為社區建設提些建議。保持積極的心態,才能正確面對年老和死亡。”
為配合司老開展社區老年服務工作,社區成立了以司堃范名字命名的愛心工作室,並開通了“司堃范為老服務熱線”,向全社會提供心理、醫療及生活方面的諮詢。
在司堃范的發動和感召下,社區志願者隊伍由原來不足10人發展到160多人。社區志願者隊伍中有年輕學生,也有低齡老人,其中最大的87歲,最小的19歲。他們有的在經濟上資助貧困老人,有的在生活上照料孤寡老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生,7年來一直利用周末為孤寡老人按摩、針灸,治療失眠、耳鳴等病,頗受老人們歡迎。
司堃范說:“在醫院時,我看到一些老年病人抵制吃藥,連端過來的飯都推開。他們是覺得活著沒意思啊!這些老年人,很多在年輕時為國家做出過大的貢獻,衰老之後,疾病纏身,兒女又不能相陪,精神上更得不到滿足,我看不下去,我得幫助他們。”
不少熟悉司堃范老人的人都經歷過,哪怕是掌燈時分,電話打過去,保姆會說:“司老去病人家探病還沒回來。”
司堃范平時難得和家人團聚。一個星期日,正逢兒子過生日。一家人準備一起為孩子過生日。正當全家人舉杯慶祝時,有人急急敲門——原來鄰居陳大姐突然發病了。司堃范放下筷子,只說一聲“你們不用等我”,拿起血壓計就匆匆走出門了。等她從病人家裡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兒子早已睡去。
司堃范喜歡人們叫她“永不退休的護士長”。她打小的理想就是當護士,1950年,她在河北醫學院附屬護校上學時就參加了天津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志願醫療隊。她在各醫院當了37年護士長。退休18年她堅持社區護理工作。可以說司老是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護理事業。
司老的工作得到了社會肯定。多年來司老獲得的榮譽包括:1983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1985年獲南丁格爾獎,2003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十大志願者等總共有四十多項。
“南丁格爾是我少女時代做護士第一天就崇拜的人。”司堃范在她寫的書《走南丁格爾的路》中寫道:護士是高尚的職業,但是必須具備一顆無私的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已經76歲高齡的司老的身體並不好,但為了更多的老人們,她仍在辛勤工作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