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星[遷安市黨支部書記]

史明星[遷安市黨支部書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史明星(1952-2011),男,漢族,1952年5月出生,197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任遷安市大崔莊鎮石梯子溝村黨支部書記。1988年以來,他連續20年被遷安市(縣)委、唐山市委評為“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被評為唐山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河北省勞動模範,2010年評為遷安市十佳農村黨組織書記。2011年3月4日下午,史明星同志帶病在村集體桃園剪枝時,因突發心肌梗塞,病逝在工作崗位上。

百科名片

史明星(1952-2011),男,漢族,1952年5月出生,197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任遷安市大崔莊鎮石梯子溝村黨支部書記。

史明星[遷安市黨支部書記] 史明星[遷安市黨支部書記]

任職32年來,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忠誠黨的事業,團結帶領黨員民眾忘我工作、創先爭優,使昔日貧困落後的石梯子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和明星村。1988年以來,他連續20年被遷安市(縣)委、唐山市委評為“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被評為唐山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河北省勞動模範,2010年評為遷安市十佳農村黨組織書記。2011年3月4日下午,史明星同志帶病在村集體桃園剪枝時,因突發心肌梗塞,病逝在工作崗位上。

模範的事跡 不朽的精神

恪守本色、忘我奮鬥,把忠誠黨和人民的事業作為最高追求。史明星同志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在黨和人民民眾需要的時候,擔任黨支部書記,並立下誓言:“豁出這條命,也要讓石梯子溝變個樣,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幹部民眾共同奮鬥30多年,把禿荒山變成生態林、窮山溝發展成富裕村,忠誠履行對黨和人民民眾的莊嚴承諾。當黨支部書記32年,個人榮獲各種榮譽115項,連續五屆擔任遷安市(縣)人大常委,與他同時代農村幹部,有的農轉非或轉乾,有的成為大款,但史明星同志堅持“信念不能變,本色不能丟”,始終堅守在農村基層一線。在實施“圍山轉”造林工程期間,家中發生火災,他為了保證工期硬是沒有下山救火;母親走路摔斷了骨頭住進醫院,他也沒有下山照顧;胃病經常發作,他就在衣兜里裝滿花生米,每當胃疼就抓一把塞進嘴裡,在75天裡整整吃了50公斤花生米,最後實在支持不住了,被民眾抬下山送到醫院,可是胃已經嚴重穿孔。病逝的當天,史明星因身體不適已經輸液8天,為了全村的規劃發展,一上午馬不停蹄地跑了4個市直部門,下午又到村集體的桃樹園剪枝,廢寢忘食地投入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開拓創新、科學發展,把帶領民眾共同致富作為首要責任。史明星同志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緊跟時代改革發展步伐,堅定不移地帶領民眾科學發展、共同致富。上任之初,他打破傳統觀念,率先推行生產責任制,耕地直接承包到戶,極大地調動了民眾生產積極性;1982年倡導成立農機股份合作社,把遷安農機學校老師請到村,一次就為本村培訓駕駛員42名,由此帶動村民增收1000餘萬元;1984年,帶領幹部民眾實施“圍山轉”工程,建成了全國聞名的“千畝圍山轉生態經濟林”,實現了“遠山高山松柏戴帽、低山淺山果樹纏腰”的目標;1996年以來,累計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花果觀賞區、百花莊園、頤壽宮、頤壽湖4個景區13個景點,成功舉辦“觀花節”14屆,接待遊客逾百萬人次,累計為農民增收420多萬元,成為遷安市第一個鄉村旅遊示範村;2002年,積極回響退耕還林號召,建成了1000畝水土保持經濟林、3500畝荒山綠化的“綠色銀行”。他實幹加巧幹,最早利用測繪技術搞山場開發,最早運用滴灌技術,率先創出具有普遍意義的“以果帶林”模式和特色開發荒山經驗。經過艱苦奮鬥,石梯子溝村昔日“地少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的窮山溝,2010年工農業總產值7150萬元、集體積累達1000多萬元,村民個人儲蓄存款逾40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上任時的41元提高到12812元。

心繫民眾、甘於奉獻,把全心全意為民服務作為執政根本。史明星同志時刻把民眾的利益放在心上,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全心全意為民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成為人民民眾的貼心人。他經常告誡村幹部:“村幹部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1986年謀劃為村民接上了免費自來水。1993年帶領村民開山添溝,平整6畝地建起了遷安山區第一所教學樓。從1994年開始,村里實行村民事務代理制,宅基地審批、計畫生育指標申請、車輛保險辦理、交通事故糾紛調解等各類事務全由村幹部無償代辦。他每天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手機始終保持全天候開機,村里大事小情,他都要到場及時解決,先後記錄了近百本、計百萬字反映民眾焦點難點問題的工作日誌。村民史明德的妻子有智障,他本人又得了腦瘤,史明星多次帶他去醫院看病,不僅自己慷慨解囊,還發動村民為他捐款。老兩口相繼去世後,他對留下的兩個孩子細心照顧、關懷備至,直到幫助他們成家立業。

民主管理、科學治村,把建設和諧穩定新農村作為奮鬥目標。史明星同志以“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為己任,在帶領民眾致富的同時,努力營造和諧穩定、風正氣順的良好環境。他作風民主,處理大小事務從來不搞“一言堂”,全部由“兩委”班子民主決策;堅持以黨務村務規範化運行促進和諧建設,村級組織檔案管理工作全國聞名,在石梯子溝村11216卷檔案里,完整地保存著村黨支部、全黨、村民代表等不同層面會議對某項議題的表決結果,大型公務活動、民眾來訪、幹部出差等活動一律詳實記錄在案,特別是至今還保存著清代鹹豐十年三月十二日的文契。他注重機制建設。1988年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尚未實行前,他就積極倡導成立了以生產隊長、會計為班底的村民議事會組織,逐漸形成了“一般問題舉手,重大問題票決,特大問題簽字”的科學民主的表決機制,村企幹部任用、入黨積極分子選定、村民待遇管理等樣樣都有村民代表說話的地方;2000年開始設立“最佳評票獎”,對各種投票接近最終結果的投票人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培樹百姓民主公正意識。他堅持率先垂範。舍小家、顧大家,先後為村里30多名年輕人找到了工作,自己的兒媳卻始終沒有安排。退休教師史雨臣得了白血病,他幾次找有關部門千方百計解決了醫療費用。弟弟做手術花費幾萬元,就報銷醫藥費的事請他幫忙,他耐心地開導:“如果為你開了口子,以後還怎么管別人?”在他的領導下,石梯子溝村連續32年無上訪告狀、無治安案件、無經濟案件、無刑事案件,1990年以來先後10次被評為唐山市文明單位,先後6次被評為河北省文明村,全村呈現了村風正、民心順的良好局面。

克己奉公、廉潔自律,保持了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史明星同志克己奉公、嚴於律己,始終保持了清正廉潔的過硬作風和良好形象。他帶領鄉親們致富了,自己卻過著清貧的生活。為給民眾探索致富門路,他總是用自己的錢率先試驗,虧了就虧自己的,至今還欠著6萬多元的外債。鎮裡發的獎金,他從來不要,2008年鎮裡獎勵他的6000元至今還在集體賬上。2007年享受事業編待遇後的1萬多元工資都給村里評選的“科學發展示範家庭”買了獎品。有私企老闆請他當顧問,或者給他送“紅包”、塞“謝禮”,少則幾千、多則數十萬,都被他斷然頂了回去,他對家人說,“如果我拿了昧心錢,怎么向全村老少爺們交代!”。當黨支部書記32年來,沒為親朋好友走過一次“後門”,沒有買過一盒待客煙,辦公紙也是兩面用。在史明星的感染和影響帶動下,石梯子溝村的“兩委”嚴格自律,在村民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幾十年來,土地承包、工程承包、宅基地劃分以及收繳各種費用,沒有一人搞特殊;沒有一位黨員幹部挪用集體物資、占用集體資金;甚至沒報過一分差旅費,沒領過一分加班補助。村黨支部獲得各種榮譽139項,連續24年被唐山市委、遷安市委命名為“優秀黨支部”、“紅旗黨支部”。

史明星[遷安市黨支部書記] 史明星[遷安市黨支部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