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言

1938年夏畢業後,在中央醫院任醫師。 1949年上海解放,史敏言隨校遷安徽。 1982年任安徽醫學院副院長。

貴州省美術家

史敏言(1953~ )女,山東淄博人。貴州新華印刷廠商標設計師。貴州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貴州省包裝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國際美術家協會會員。自幼喜愛繪畫,20歲拜師,專攻工筆花鳥畫。1986年貴陽市首屆殘疾人藝術作品展覽工筆花鳥、剪紙、白描作品均獲一等獎。1987年貴陽市首屆婦女巧奪天工藝術作品展覽,創作的工筆花鳥畫《玉蘭》獲二等獎。1990年雲、貴、川新華(印刷)系統第二屆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聯展,選展的工筆山水畫《幽景》獲優秀獎。作品發表於《中國書畫》、《美術報》、《工人日報》等10餘家報刊上。部分作品被湖南博物館及君陶藝院收藏。辭條輯入《中國殘疾名人辭典》、、《世界當代書畫家作品集》、《20世紀畫苑掇英大畫冊》、《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中華人物辭海》、《中國美術選集》、《國際現代書畫名家教授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殘奧加油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等。

原安徽醫學院副院長

史敏言(1915~2008),南潯鎮人,就讀於南潯絲業國小,南潯中學。1930年春,受父命被迫輟學。不久去震澤一位名中醫那裡學中醫半年,次年春考入上海中國醫學院(中醫學校)。他在校一年半,同時在校外補習中學課程。1932年夏,以高中畢業同等學歷考取上海東南醫學院,學習六年,最後一年考入南京中央醫院臨床實習。1937年抗戰爆發隨院經武漢去長沙。1938年夏畢業後,在中央醫院任醫師。1939年春去貴陽考入衛生署公共衛生人員訓練所,結業後到衛生署衛生實驗處,任防疫檢驗系技士,並協助系主任陳文貴教授任衛訓所助教。1940年秋,衛生實驗處遷渝改組成立中央衛生實驗院,他轉入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工作,任檢驗醫學系講師兼附設血清疫苗廠技正。1945年初,離貴陽去重慶,受聘於中國特效藥研究所,任微生物組研究員。1946年隨所遷南京,於1948年秋去滬。同年冬,受聘於上海東南醫學院,任細菌免疫學副教授。
1949年上海解放,史敏言隨校遷安徽。學校改名安徽醫學院(現名安徽醫科大學)。他創辦了安徽省首屆醫學檢驗班,培養出省內第一批檢驗醫學人才。1956年出席全省和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會議,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等稱號。同年,服從國家需要,走上了病理生理這門新開課程的教育崗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為我國第一批部定教授。
新中國成立以來,史敏言在科學研究工 中,曾對結核桿菌的分離培養和耐藥性性鑑定做過不少工作。1958年至1959年,他率領一個研究小組去現場蹲點從事血吸蟲病防治研究。1960年他又出席了全省和全國群英會。在他主持病理生理教研室工作中,和同事們合作,開創了免疫病理學的學科。1979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他在努力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外,又積極從事學術著作。早在1954年,他編著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套用檢驗診斷學》(上,下冊)。1957年把此增訂改編為110萬字的〈檢驗診斷學〉,先後並主編出版了〈臨床免疫學基礎知識〉〈免疫學基礎〉等著作。此外,還編寫了〈常見寄生蟲病〉等通俗讀物6種,全部著作總計約300萬字。
1957年起史敏言先後任安徽醫學院科研處處長,安徽省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基礎部主任,教務長。1982年任安徽醫學院副院長。還歷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安徽省分會副會長,安徽省科協常委,安徽省教育研究諮詢中心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免疫病理專題委顧問,安徽省病理生理學會名譽理事長,檢驗醫學雜誌編委,中華醫學雜誌編委,中國免疫雜誌編委,特邀審稿人,免疫學雜誌顧問,中國病理生理學雜誌顧問,〈安醫學報〉編委主委,〈安徽醫學〉編委會副主委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