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城市美學

你,希望住在什麼樣的城市裡? 透過本書以各種面向欣賞、分析城市的空間後,究竟什麼樣的城市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 這些宜居城市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內容介紹

探討台灣城市美學的專書。 都更的意義何在?鐵皮屋是否有存在的價值?什麼是宜居城市? 你,希望住在什麼樣的城市裡?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這樣形容人與城市的關係:「人們為了生活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 從城市的類型、發展,我們看到人類文明是如何累積,又是如何可能。透過本書以各種面向欣賞、分析城市的空間後,究竟什麼樣的城市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所謂的宜居城市應該具備什麼條件?這些宜居城市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先以四個都市的空間檢視作為開端:全球最大的紐約、發展最快的上海、中國最宜居的福州,及我們最熟悉的台北,帶入討論都市的永續綠能及複合使用方式的未來發展。再談到建築美學,如何欣賞建築的美,從天際線、廣場、邊界、開放空間、地標等五個元素,依不同比例,以各種形式相互交織出的空間指標,衍生出的光與影、聲音、色彩、活動,成為我們品味城市美學之指標。最後,城市建築美學現象再以台灣為例,提到鐵皮屋頂、違章建築、不鏽鋼水塔、鐵窗等台灣建築的特色,作一提供讀者思考的場域。 本書不但可以做為建築、都市計劃、景觀等領域的教材,也很值得所有關心城市景觀的人學習與參考。塑造城市美學,人人都有責任。期盼本書的讀者都能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並且積極參與社區的環境維護與改造行動,以小至大,以深至遠,共同建立一個永續的宜居城市。
本書特色: ※ 本書的討論擴及文創產業、都市規劃、建築法規、美學理論、社會發展、在地性與永續性,以不同觀點闡明建築與城市設計的多元議題,喚醒大家對本身所居住城市空間的重視。 ※ 前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理事長/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王紀鯤、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前台北市副市長 林建元 專文推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