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古文觀止 2015萬卷出版社版本]

古文觀止[古文觀止 2015萬卷出版社版本]
古文觀止[古文觀止 2015萬卷出版社版本]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權威譯註,定本精良,影響300餘年的古文入門讀本。不能錯過的國學經典,流芳百世的不朽篇章。

編輯推薦:

1. 暢銷 300 餘年的優秀的古文選本

《古文觀止》這一書名意即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不可否認《古文觀止》是古文的最好選本。《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巨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它的流行性與通俗性、權威性至今難以動搖,是讀者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

2. 題材極其廣泛的古文選本

《古文觀止》衝破了駢散之分的束縛,不僅選散體古文,對於駢體古文之精華也沒有忽略。《古文觀止》還突破了以前文選不收經史的傳統,收錄了《禮記》《左傳》《公羊傳》《轂梁傳》等經史中的文章。

3. 富含純正的國學養分

中華民族燦爛文明史,典範文章浩如煙海,《古文觀止》所收散文皆是上乘之作,均為歷代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人生經驗以及宇宙哲理。

4. 中學教材,高考選文非常多的古文選本

《古文觀止》是古文的巔峰選本,也是非常適合高中生閱讀的古文選本。目前高考語文考試改革越來越重傳統文化考查,《古文觀止》是中學生提高古文素養的智慧之選。讀者通過閱讀本書,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對古漢語的閱讀理解能力。

內容介紹: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是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書名“古文觀止”意思是“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從選材上說,《古文觀止》上起《左傳》《國語》,下止劉伯溫、歸有光,全面反映了從周、秦到明數千年的古文變遷,所選之文皆是上乘之作,“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一覽而收全;從內容上說,《古文觀止》涉及歷史、哲學、遊記、政治、宗教、藝術等,可謂是一部小規模的中國傳統文化百科全書。

此外,《古文觀止》語言精煉,篇幅較短,便於誦讀,流行性與通俗性並存。300年來,《古文觀止》流傳極廣、至今仍影響巨大,一版再版,依舊常售不衰,是不可不讀的國學精髓。

作者介紹: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均為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生平不詳,不見於文獻記載。《古文觀止》是他們為其學生選編的教材,為讀書人的啟蒙讀物。

目錄

卷一

左傳

周鄭交質 隱公三年 1

石碏諫寵州吁 隱公三年 2

臧僖伯諫觀魚 隱公五年 3

鄭莊公戒飭守臣 隱公十一年 4

臧哀伯諫納郜鼎 桓公二年 6

季梁諫追楚師 桓公六年 8

曹劌論戰 莊公十年 9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僖公四年 11

齊桓下拜受胙 僖公九年 12

陰飴甥對秦伯 僖公十五年 13

子魚論戰 僖公二十二年 14

展喜犒師 僖公二十六年 16

燭之武退秦師 僖公三十年 17

蹇叔哭師 僖公三十二年 18

卷二

國語

祭公諫征犬戎 周語上 19

召公諫厲王止謗 周語上 22

襄王不許請隧 周語中 24

單子知陳必亡 周語中 26

展禽論祀爰居 魯語上 30

里革斷罟匡君 魯語上 32

敬姜論勞逸 魯語下 34

叔向賀貧 晉語八 36

王孫圉論楚寶 楚語下 38

諸稽郢行成於吳 吳語 40

申胥諫許越成 吳語 42

公羊傳 43

春王正月 隱公元年 43

宋人及楚人 平宣公十五年 44

吳子使札來聘 襄公二十九年 46

穀梁傳 48

鄭伯克段於鄢 隱公元年 48

虞師晉師滅夏 陽僖公二年 49

檀弓 51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檀弓上 51

曾子易簀 檀弓上 52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 52

公子重耳對秦客 檀弓下 54

杜蕢揚觶 檀弓下 55

晉獻文子成室 檀弓下 56

卷三

戰國策 57

蘇秦以連橫說秦 57

范雎說秦王 61

鄒忌諷齊王納諫 63

顏斶說齊王 65

馮煖客孟嘗君 66

趙威后問齊使 70

觸讋說太后 71

魯共公擇言 73

唐雎說信陵君 74

樂毅報燕王書 75

李斯 79

諫逐客書 79

楚辭 82

卜居 82

宋玉對楚王問 83

卷四

史記 84

五帝本紀贊 84

項羽本紀贊 85

秦楚之際月表 87

孔子世家贊 88

外戚世家序 89

伯夷列傳 90

屈原列傳 93

酷吏列傳序 98

遊俠列傳序 99

滑稽列傳 102

貨殖列傳序 105

司馬遷 107

報任安書 107

卷五

漢書 115

高帝求賢詔 115

文帝議佐百姓詔 115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116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117

賈誼 117

過秦論上 117

治安策一 120

晁錯 124

論貴粟疏 124

鄒陽 127

獄中上樑王書 127

司馬相如 132

上書諫獵 132

李陵 133

答蘇武書 133

路溫舒 138

尚德緩刑書 138

楊惲 141

報孫會宗書 141

後漢書 143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143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144

諸葛亮 145

前出師表 145

後出師表 146

卷六

李密 148

陳情表 148

王羲之 151

蘭亭集序 151

陶淵明 152

歸去來辭 152

桃花源記 154

五柳先生傳 156

孔稚珪 157

北山移文 157

魏徵 162

諫太宗十思疏 162

駱賓王 164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164

王勃 166

滕王閣序 166

李白 170

與韓荊州書 170

春夜宴桃李園序 172

李華 173

弔古戰場文 173

劉禹錫 176

陋室銘 176

杜牧 177

阿房宮賦 177

卷七

韓愈 179

原道 179

原毀 183

雜說四 185

師說 187

進學解 189

圬者王承福傳 192

送石處士序 197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199

祭十二郎文 200

柳宗元 205

駁復仇議 205

桐葉封弟辨 208

箕子碑 209

捕蛇者說 211

種樹郭橐駝傳 213

梓人傳 214

愚溪詩序 218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220

鈷鉧潭西小丘記 222

小石城山記 223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224

卷八

王禹偁(chēng) 227

待漏院記 227

黃岡竹樓記 229

李格非 231

書《洛陽名園記》後 231

范仲淹 233

嚴先生祠堂記 233

岳陽樓記 234

司馬光 236

諫院題名記 236

錢公輔 237

義田記 237

李覯(gòu) 239

袁州州學記 239

歐陽修 241

朋黨論 241

縱囚論 244

釋秘演詩集序 245

梅聖俞詩集序 247

送楊寘序 249

豐樂亭記 250

醉翁亭記 252

秋聲賦 254

祭石曼卿文 256

瀧岡阡表 257

卷九

蘇洵 261

管仲論 261

辨奸論 263

心術 265

張益州畫像記 268

蘇軾 271

范增論 271

留侯論 274

賈誼論 276

晁錯論 278

喜雨亭記 280

凌虛台記 282

超然台記 283

放鶴亭記 286

石鐘山記 287

潮州韓文公廟碑 289

前赤壁賦 292

後赤壁賦 294

三槐堂銘 295

方山子傳 297

蘇轍 299

六國論 299

上樞密韓太尉書 300

黃州快哉亭記 302

曾鞏 304

寄歐陽舍人書 304

贈黎安二生序 307

王安石 308

讀孟嘗君傳 308

同學一首別子固 309

游褒禪山記 310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312

卷十

宋濂 313

送天台陳庭學序 313

閱江樓記 315

劉基 318

司馬季主論卜 318

賣柑者言 319

方孝孺 321

深慮論 321

豫讓論 323

王鏊 325

親政篇 325

王守仁 328

尊經閣記 328

象祠記 331

唐順之 333

信陵君救趙論 333

宗臣 336

報劉一丈書 336

歸有光 338

吳山圖記 338

滄浪亭記 340

茅坤 341

青霞先生文集序 341

王世貞 343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343

袁宏道 345

徐文長傳 345

張溥 348

五人墓碑記 348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