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學講義

文字的構造第一節 文字的孳乳第三節 文字的改革第一節

內容提要

《古文字學講義》系一尚未使用過的初稿。按先生(徐中舒)的習慣,講義總是在實際講授中不斷完善的(先生不少發表的論文,都是在講授過程中對講義加以修改後成文的,如《論堯舜禹禪讓與父系家族私有制的發生和發展》、《殷商史的幾個問題》、《西周史論述》、《中國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等)。因此,本講義應當視為先生尚未修改定型的草稿。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學的方法、觀點和路徑,本書將先生關於治古文字學的數篇論文也一起收錄其中,讀者可通過這些論文了解先生治學思想的發展和變化(自然,先生關於古文字學方面的觀點和看法,當以正式發表者為準)。另外,還收錄了先生早年所寫的《金文嘏辭釋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貢獻》兩篇長文,前者為治金文者不可不讀,後者則是先生以文字證史的一篇範文。

目錄

上篇、通論

第一章 文字學的定義及其取材的範圍
第一節 文字學的定義
第二節 許慎的《說文解字》
第三節 甲骨文、金文、竹木簡、刻石
第四節 漢以來的石刻、宋元以後的俗書及現代的簡化字
第二章 文字的構造
第一節 文字出於巫卜說
第二節 文字的孳乳
第三節 六書說的來源及其批判
第三章 文字形體的變遷
第一節 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隸、楷等形體的差別
第二節 隸書出於刀筆說
第三節 隸楷有較小篆為古者
第四節 形近與訛誤亦為文字孳乳的一例
第四章 文字本義之探求
第一節 明古音
第二節 本於漢以前的訓詁
第三節 明了古代社會情況
第四節 綜合偏旁相從諸字而推求其本義

下篇、分論

第五章 象形上
第一節 像人身例:大系、人系、士系
第二節 像人身各部例:手系、足系、首系
(附耳目口鼻心)、毛系
第六章 象形中
第一節 像鳥獸形:隹鳥系、獸系、蟲魚系
第二節 像器物形:居處系、服飾系、工具系、器皿系
第七章 象形下
第一節 像植物形
第二節 自然現象
第八章 指事與會意
第一節 指事例(數字、方位、象形文附加符號)
第二節 會意例:會動作意、合文會意、重文會意、變易象形文字形體以會意
第九章 諧聲
第一節 聲部
第二節 (原缺)
第三節 《說文》部首
第四節 省聲
第五節 早期諧聲字
第六節 右文
第十章 轉注與假借
第一節 轉注舊說
第二節 文字的本義與引申義
第三節 同音假借
第四節 同義假借
第五節 形近假借
第十一章 文字的改革
第一節 簡筆字
第二節 漢字的拉丁字母注音和“注音字母”
第三節 漢語拼音方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