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肉

叢林肉

所謂“叢林肉”,是指生活在叢林中的大猩猩、黑猩猩、山豬等野生動物的肉。世界一些地區的“叢林肉”交易日益猖獗,導致新型病毒從動物轉移到人體的機會增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基本信息

(圖)死去的大猩猩死去的大猩猩

所謂“叢林肉”,是指生活在叢林中的大猩猩黑猩猩山豬等野生動物的肉。世界一些地區的“叢林肉”交易日益猖獗,導致新型病毒從動物轉移到人體的機會增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現狀

(圖)山魈經常被作為叢林肉而遭到獵殺山魈經常被作為叢林肉而遭到獵殺

雖然出售靈長類動物和蛇肉屬於違法行為,但是世界一些地區的“叢林肉”交易日益猖獗。每年大約有100萬噸叢林肉產自非洲森林,這項交易的主要受害者——瀕臨滅絕的大猩猩的數量正在迅速減少。

全球野生動物市場年交易額達數十億美元,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一些人鋌而走險。然而,捕殺野生動物,卻反過來威脅到人類健康。為減少動物疾病傳播到人的危險,各國必須採取更為嚴格的措施,限制捕獵野生動物,規範野生動物進出口行為,加強隔離和免疫。

病毒

有專家指出,證據表明,可能已經出現了尚不了解的愛滋病病毒的新型變異毒株,並在叢林野生動物和食用“叢林肉”的人群中流行。

科學家已在非洲26種非人靈長類動物體內發現猿免疫缺損病毒(據認為是人類愛滋病病毒前身),而當地獵人仍對其中多種動物進行獵殺並製成肉製品出售。04年初,科學家曾在人體內發現猿泡沫病毒。雖然這種病毒目前還未引發任何人類疾病,但科學家認為,隨著病毒在人體內潛伏時間延長,它有可能誘發嚴重疾病。

預警

(圖)內森·沃爾夫內森·沃爾夫

內森·沃爾夫(Nathan Wolfe)是美國史丹福大學人體生物學客座教授和全球病毒預測行動協會理事。

每一次獵殺行動本身都會讓獵人染上大量的動物血液,而這樣極為容易讓病毒傳播到人體。沃爾夫與他的老師Don Burke以及一支龐大的研究隊在喀麥隆進行研究,他研究獵人的行為,並採集他們的血液樣本,在血樣中發現了那些經由動物傳播到人體的病毒。這樣的研究需要獲得獵人的信任與合作。

沃爾夫的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了多種新型的逆轉錄病毒,那是跟HIV病毒同一種屬(family)的病毒。這是非常重要的,沃爾夫解釋說,那些在中非起源的病毒現在已經不僅局限於中非了。病毒隨著木材的運輸道路傳播到更廣的地區,並通過航空飛行傳遍世界。於是沃爾夫創建了環球病毒預警計畫(Global Viral Forecasting Initiative),希望能夠藉此更好的對新型病毒實行跟蹤,在它們傳播到人體之前就發現出來。這個在喀麥隆的監測中心對數以千計的獵人進行跟蹤,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更廣的網路,以使得我們可以對像發生在東南亞的SARS那樣的經由動物傳播的病毒進行監測。

“我們的目標是在疾病爆發之前就將其發現出來,而不是等到它們傳播到人類血液、傳播到航機以及性活動的時候才去採取行動。這樣的監測不僅僅有助於預防下一場AIDS危機的爆發,也可以用來預防像子宮頸癌那樣的源自病毒的癌症的爆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