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5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5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基本信息

書名: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5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作 者: 王建朗,胡德坤
叢 書 名: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成果
出 版 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7075306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 次:1
頁 數:331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政治/軍事 > 政治理論 印刷時間:
定 價:¥43.00

內容簡介

珍珠港事件後,中國積極推動反法西斯軍事同盟的建立,並派遣遠征軍出國作戰。中國還積極扶助周邊國家的抗日活動。第一次緬甸作戰失敗後,又努力推動緬甸反攻戰。緬北作戰揭開了亞洲地區盟軍對日反攻戰的序幕。中國順應形勢變化,適時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要求,一舉廢除舊約,訂立新約,取得平等地位。此後,歷經簽署莫斯科宣言、參加開羅峰會、創建聯合國等重大國際活動,中國進人四強之列,並最終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通過抗戰,中國從國際政治舞台的邊緣地帶進入到中心區域,逐步成為政治大國。抗戰後期,美國積極扶植中國進入四強,但在若干問題上與國民政府也發生了衝突。美國對中國的介入由軍事而政治,越來越深地捲入到中國內政中。中蘇關係則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外交正式成型,中共試圖改善與美國的關係,但美國最終仍選擇了扶蔣政策,錯失了機會。戰爭結束後,盟國間關係發生微妙變化。受降權之爭,便反映了盟國在戰後遠東的利益衝突。

本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第一節 聯盟的建立與中國軍隊入緬作戰
一、中國積極推動軍事合作
二、爭取蘇聯對日宣戰
三、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與中國戰區的成立
四、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第二節 支持周邊國家的抗日活動
一、扶助朝鮮抗日力量
二、支持越南獨立運動
三、調解英印糾紛
第三節 爭取戰略優先與爭取經濟援助
一、力勸盟國改變歐洲第一戰略
二、美國提供5億美元借款
三、英國借款姍姍來遲
第二章 中國爭取國家平等地位
第一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問題的重新提出
一、重新考慮廢約問題
二、決定提前廢約
第二節 平等新約的訂立
一、中關談判率先達成共識
二、中英談判進展緩慢
三、訂立平等新約
第三節 九龍租借地問題
一、英國不同意談判九龍問題
二、中方決定留待戰後解決
第三章 中國大國地位的確立
第一節 簽署莫斯科宣言
一、中國“四強”意識的出現
二、中國簽署莫斯科宣言
第二節 開羅會議決定戰時方略及戰後處置
一、蔣介石對首腦會晤的複雜心態
二、中國關於戰後處置計畫的構想
三、開羅會議有關中國及遠東問題的討論
第三節 籌建聯合國
一、中國對戰後組織的構想
二、參與創建聯合國
第四章 中美英盟國關係下的暗流涌動
第一節 緬甸反攻作戰方案的變遷
一、緬甸反攻作戰方案的提出
二、緬甸作戰方案被一再改變
三、緬北反攻作戰
第二節 史迪威指揮權問題
一、史蔣關係的惡化與中關間的猜忌
二、美國提出指揮權要求
三、蔣介石要求美國召回史迪威
四、指揮權危機中的內政因素
第三節 中英關係在低位運行
一、英國不歡迎中國進入大國行列
二、國民政府對中英關係的發展持謹慎態度
三、中英在西藏問題上的衝突
第五章 中共外交政策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中共對美英政策的調整
一、確定建立反日統一戰線的方針
二、爭取美英牽制國民黨
第二節 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
一、中共積極爭取美國派出觀察組
二、美軍觀察組的活動與報告
第三節 赫爾利介入國共問題
一、美國與民主憲政運動
二、赫爾利與延安協定草案
三、赫爾利公開宣布扶蔣政策
第六章 中蘇關係的曲折發展
第一節 新疆問題與中蘇關係
一、中國新疆當局與蘇聯關係發生突變
二、國民政府確定扶盛方針
三、蘇聯勢力撤出中國新疆
四、盛世才調離新疆
第二節 改進中蘇關係的構想與挫折
一、中方關於改善中蘇關係的討論
二、蘇聯的中國觀與對中國權益的索求
三、中國對雅爾達協定的反應
第三節 中蘇訂立友好同盟條約與蘇聯出兵東北
一、中蘇第一階段的談判
二、中蘇第二階段的談判
三、蘇聯出兵東北
第七章 接受日本投降
第一節 日本宣布受降
一、盟國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二、日本決定投降
第二節 受降權之爭
一、中英香港受降權之爭
二、中國軍隊在越南受降
第三節 戰爭的善後處置
一、中國提出“以德報怨”政策
二、遣返日俘日僑與審判戰犯
本卷綜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