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塞

拼音

yànsāi 

注音

ㄧㄢˋㄙㄞ

引證解釋

壓倒;鎮住。《後漢書·黨錮傳·范滂》:“其所舉奏,莫不厭塞眾議。”《資治通鑑·晉安帝隆安四年》:“魏主珪自覽占書,多雲改王易政;乃下詔風勵羣下,以帝王繼統,皆有天命,不可妄乾;又數變易官名,欲以厭塞災異。”
滿足。《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宜因盛夏吉時,定號位,以廣藩輔,明親親,尊宗廟,重社稷,應古合舊,厭塞眾心。”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三:“示難進於謙退,思厭塞於羣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