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新原鄉

“十一五”期間,全鄉要在五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第一,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全面激活農村經濟。 第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基礎。 新時期、新階段,新原鄉將繼往開來,加快發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新原鄉,地處原平市郊,滹沱河畔,京原鐵路、北同蒲線縱橫交匯,大運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商業繁榮,經濟發達,曾獲山西省政府頒發的“農村小康建設百強鄉鎮”稱號。全鄉總面積74平方公里,共轄20個行政村,1個小集鎮。全鄉耕地面積5.1萬畝,總人口31397人,現有學校12所,民營企業575個,是一個以農為主,農、工、副、商綜合發展的明星鄉鎮。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託區位優勢,緊緊圍繞“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調產增收為主線,以改善服務、最佳化環境為基礎”的工作思路,同心協力,奮力拚搏,農業上建成了以東營為中心的優質水稻基地,以三街為中心的蔬菜基地,以武彥為中心的立體種植基地和以班村為中心的日光溫室基地;民營經濟培植起了下原平鋼模板廠、泰寶密封件廠等優勢產業和優勢產品;借魯能晉北鋁業上馬之東風,全力發展餐飲、娛樂等第三產業,全鄉經濟穩步快速增長。“十一五”期間,全鄉要在五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第一,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全面激活農村經濟。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提高農業科技含量、農民科技素質;發展特色農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第二,拓寬發展思路,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堅持管理、引導的方針,繼續給予政策扶持,力爭在五年內創一批牌子硬、叫得響、知名度高的省內一流民企。第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基礎。依託鋁廠的地利條件,發展勞務經濟,加快勞動力轉移,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第四,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美化村容村貌。進一步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在村村通公路基礎上實現“巷巷通”,加強村莊的合理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第五,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加強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村民民主權力。新時期、新階段,新原鄉將繼往開來,加快發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