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宥

宥(yòu) 金文宥:《說文解字》:“寬也,從宀,有聲。”從甲骨文及金文字形上分析,為手提肉到房屋裡去,意思是送禮請求原諒之意。 寬容,饒恕,原諒:~罪。~恕。原~。寬~。尚希。原宥相當於原諒,程度更加深刻,為書面用語,最好不要用於口頭表達。不期老相國先賜下顧,望乞原宥。《後漢書·陳蕃傳》:蕃因朝會,固理膺等,請加原宥,升之爵任。《南史·孔琳之傳》:“東軍主凡七十六人,於陣斬十七人,餘皆原宥。原宥:希望對方對自己的行為能包涵諒解。

簡介

詞語:原宥

讀音:yuányòu

英文:excuse,give lenient treatment;be magnanimously treated.

宥(yòu) 金文宥:《說文解字》:“寬也,從宀,有聲。”從甲骨文及金文字形上分析,為手提肉到房屋裡去,意思是送禮請求原諒之意。寬容,饒恕,原諒:~罪。~恕。原~。寬~。尚希

詞語釋義

(1)諒解。不期老相國先賜下顧,望乞原宥。——《鼓掌絕塵》

(2)寬大處理。蕃因朝會,固理膺等,請加原宥,升之爵任。——《後漢書·陳蕃傳》近義詞寬宥、原諒、寬恕反義詞抱怨、嫉恨、怨恨

詞語出處

《後漢書·陳蕃傳》:蕃因朝會,固理膺等,請加原宥,升之爵任。

《南史·孔琳之傳》:“東軍主凡七十六人,於陣斬十七人,餘皆原宥。”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對神明不得有妄言。如肯自首,尚可原宥;虛者,廉得無赦!”

近義詞

涵蓋; 寬容; 理解; 包含; 原諒; 寬恕,高抬貴手

詞語用法

與原諒的區別

原諒:對人的疏忽、過失甚至錯誤予以寬恕﹑諒解,不加責備或懲罰。

原宥:希望對方對自己的行為能包涵諒解。

原宥相當於原諒,程度更加深刻,為書面用語,最好不要用於口頭表達。

用法舉例

1、 吳越 《讀<海上花列傳>》:“但因相傳此書來源,是預備寫成之後,書角上浸了毒藥去報仇的,於是冷豬肉先生,又不得不諒其用心之苦而加以原宥。”

2、亦舒短篇小說集《偷窺》:燕珊低下頭,嘆口氣,助人為快樂之本,她又毋須冒認誰,到了病榻,只含糊地求老人家原宥就可以了。

3.不期老相國先賜下顧,望乞原宥。——《鼓掌絕塵》

蕃因朝會,固理膺等,請加原宥,升之爵任。——《後漢書·陳蕃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