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價

原子價

原子價,又名化合價,是一種元素的一個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構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性質。

原子價

正文

也稱化合價。
原子(含電子,質子,中子)-內部結構模型圖原子(含電子,質子,中子)-內部結構模型圖
它表明形成化合物時一個原子能和其他原子相結合的數目。以氫的原子價為1,其他原子的原子價即為該原子能直接或間接與氫原子結合或替代氫原子的數目。在水分子中1個氧原子可以和2個氫原子化合,所以氧的原子價為2,在二氧化碳分子中1個碳原子能和2個氧原子化合,所以碳的原子價為4。在氯化氫分子中氯和氫的原子比為1∶1,所以氯的原子價為1。原子價這個概念是19世紀中葉提出來的,它對原子量的確定、元素的分類、周期律的發現都起過重要作用。
20世紀以來,人們對原子內部結構的認識逐步深入,進而發現原子價的本質是核外價電子的結合,按結合情況不同,原子價應分為三類。氯化鈉的形成是鈉原子將最外層的3s1 電子轉移給了氯原子,生成Na+ 和Cl- ,這兩個離子的最外電子層都成了穩定的8電子體,並借靜電引力結合成氯化鈉晶體,這種原子價叫做電價,鈉的電價數為+1,氯為-1。在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以共用電子對的形式結合,叫做共價。每個氫能提供1個電子與氧共價結合,所以氫的共價數為1。
電子-模型圖電子-模型圖
而每個氧可提供2個電子分別與兩個氫結合,所以氧的共價數為2。氫和氧雖共用這對電子,但氧對電子的吸引力大於氫,所以電子對偏於氧而為負端,氫則為正端。在有些化合物中共用電子對並不是由兩個原子共同提供,而是由具有孤對電子的原子提供,而另一原子卻有空軌道接受這兩個電子,這樣的原子價叫做配價。例如Ag(NH3)2NO3,其中NH3分子的氮原子有孤對電子,Ag+ 有空軌道,它們以配價相結合成Ag(NH3),它再以電價與NO婣相結合, Ag+ 的配價數(或配位數)為2。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