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莖寥

簡介

科中文名:蓼科
科拉丁名:Polygonaceae
種中文名:卷莖寥
種拉丁名:PolygonumconvolvlusL.
種別名:蕎麥蔓、旋花蓼、卷旋寥、蔓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纏繞、纖細,粗糙或被柔毛,長40–150cm,於枯後呈紫紅色。葉卵形,長1.5–6cm,寬1–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無毛或沿葉脈和邊緣疏被短毛;托葉鞘短,斜截形。花序穗狀,腋生;苞片印形;花淡綠色,花被5深裂,裂片在結果時稍增大,有時有凸起的肋或狹翅;雄蕊8,柱頭頭狀.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長約3mm。

地理分布

分布於東北、內蒙古、華北;在國外,中亞、西伯利亞地區以及朝鮮、日本、菲律賓、印度及歐洲、北美也有分布。

生物生態特徵

卷莖蓼一般3–5月出苗,6–8月開花,7–9月種子成熟,生育期180天。溫暖地區花期可延至10月。種子繁殖。每株約有種子640–5140粒,種子在植株乾枯後脫落,藉助風力、地表徑流或動物攜帶傳播。種子埋入土中6cm,能保持較長時間不喪失發芽力,條件好種子可保存9年。當年的種子發芽率達95%以上,若最低溫度為4一5℃,最適溫度為22–25℃,出苗40–60天即可孕蕾、開花,花期長達60多天,邊開花、邊結果。每花序開花順序自下而上,由內向外,開花時間中午居多,當日閉合。為蟲媒花植物。卷莖蓼在水肥條件好時,分枝多,形成較大株叢,每年可地割1–2次。在撂荒地可形成優勢種。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宜的PH5.6–8.9,沙壤土生長最茂盛,根系人土可達88cm。耐鹽鹼,能在海灘上生長,喜光照,但也耐陰,在鬱閉度0.5以下也能生長。

飼用價值

卷莖寥的莖技細軟,葉片柔嫩,無異味。青綠時豬喜食,切碎鵝、鴨喜食;馬、牛、羊樂食。據原蘇聯資料馬採食16g即可中毒,我國尚未見中毒報導。但在混飼時,保證安全。卷莖寥曬制乾草,各種家畜均喜食,種子富含澱粉,是良好的精飼料,各種家畜均喜食,鳥類也喜食。卷莖家葉量大,開花前青草可食率達90%左右,葉占總重量的56%,在以卷莖蓼為單優勢種的群落中,花期產青草每公頃30t。其他用途卷莖家可做綠肥,種子浸泡後可食用、釀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