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

所謂通過對照比較,證明與事實相符。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下》:“複數十年,無原本印證,此書(《水滸傳》)將永廢矣。”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堯、舜、子之之禪讓,湯、武、楚項之放伐,周公、王莽、曹操之攝輔,謾無印正,又焉適從。

來源

所謂通過對照比較,證明與事實相符。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下》:“複數十年,無原本印證,此書(《水滸傳》)將永廢矣。”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堯、舜、子之之禪讓,湯、武、楚項之放伐,周公、王莽、曹操之攝輔,謾無印正,又焉適從。

詳細釋義

亦作“印正”。亦作“印政”。

(1)清李漁《閒情偶寄·頤養·行樂》:“然則汝意云何?試言之,不妨互為印政。”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而惟錢籜石……五君,先後從事最久,遂開乾隆已後諸儒以金石之學印證經史一派。”胡適《後考》:“這個結論也和我的《考證》的結論相同。這種不約而同的印證使我非常高興。”

(2)所謂認可。清魏源《聖武記》卷五:“其大剌麻學道能轉世者,則達賴、班禪印證之,得為呼圖克圖。”

(3)指印花稅票。魯迅的《書信集·致唐弢》:“有書出版,最好是兩面訂立契約,再由作者付給印證,帖在每本書上。”參見“印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