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水系河流

南陽地處北緯32°17′-33°48′,東經110°58′-113°49′,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屬典型的季風大陸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內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水系,長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條。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可供開採量約8.58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70.35億立方米,水儲量、畝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丹江

丹江,古稱丹水、粉青江、黑江,發源於秦嶺地區(陝西省商洛市西北部)的鳳凰山南麓,經商洛市商州區、丹鳳縣、商南縣,於荊紫關附近(商南縣汪家店鄉月亮灣)出陝境進入河南省淅川縣,向南在湖北省原來與漢水交匯的地方注入丹江口水庫。商洛市城區到丹鳳龍駒寨河段俗稱“州河”,龍駒寨至河南省荊紫關河段俗稱“寨河”。支流有老灌河和淇河。全長443公里,為漢江最長一支流。

唐河

唐河,古因河流縱貫唐州地而得名 。又名泌河 ,古稱沘水,長江流域漢水水系支流唐白河支流。上游趙河與潘河發源於伏牛山南麓河南省方城縣。匯合後稱唐河,經河南社旗、唐河、新野,湖北省襄陽市,於兩河口與白河交匯後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張家灣注入漢水。全長230公里,流域面積8685平方公里 。唐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6條。左岸有毗河、泌陽河、三夾河、清水河、蓼陽河、礓石河,右岸有桐河、綿延河、澗河等。

白河

源出自伏牛山玉皇頂東麓,流至襄陽注入漢水,是南陽的母親河。白河為古老的常年河流,流經河南省界內全長329公里,流域面積12500平方公里,在南陽市區內流經河段總長25公里,自東北向西南,自成半環形穿市而過,在市區形成了風光迷人的白河遊覽區。

淮河

發源於河南省南部的桐柏縣與湖北省隨州市隨縣的淮河鎮的交界處,幹流全長1000km。流域西部、西南部及東北部為山區、丘陵區,其餘為廣闊的平原。是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大河。洪澤湖以下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洩。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淮河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里,流域面積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入黃海。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

湍河

發源於西峽、 內鄉、嵩縣三縣交界處的關山坡,原本只是一股指頭粗細的涓涓溪流,在山石間時隱時伏,蜿蜒南下;出內鄉縣後,於羅莊鄉岑子村流入鄧州境,進入鄧州市境內,先後接納了黃龍渠、扒淤河、隔子河、礓石河、楚河、黃渠河、嚴陵河、趙河等數十條大河小溪,遂漸漸成了氣候。其河道寬闊處可達數里,狹窄處也有里許繞鄧州城北轉東南,於汲灘鎮趙張營村進入新野縣境與白河交匯,攜手共赴漢江。其總長約400餘華里,流域面積4800平方米。據勘,湍河因上游地段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而得名。

刁河

源於內鄉縣廟崗鄉滾子嶺,流經乍嶇、師崗兩個鄉鎮十二個大隊。沿途有宋家河,馬河等六條河流匯入,於師崗鎮西坡大隊入淅川縣境,流經內鄉縣、淅川縣、鄧州市、新野縣四縣市,在新野縣刁河堂匯入白河,河流長度133千米。

灌河

源於欒川南泥湖,主要流經風光旖旎,交通便利的西峽縣境內,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上游,老灌河因鸛鳥而得名,發最後在淅川縣雙河鎮注入丹江,主要幹流長254千米,流域面積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