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關大峽谷探險風景區

南津關大峽谷探險風景區

南津關大峽谷位於宜昌市夷陵區西陵峽北岸的下牢溪流域,範圍涉及夷陵區小溪塔、樂天溪、黃花三個鄉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東南有宜秭公路相通,離宜昌市中心城區10公里;西北有張蓮公路相連,離三峽大壩12公里。是集原始峽谷探險、漂流與戶外拓展等專項旅遊功能為一體的高端旅遊風景區。 早在41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大禹之父鯀治水時曾將孽龍鎖於此峽谷水底,南津關大峽谷又因此而得名“下牢溪”。據《山海經》記載,“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鯀為中華始祖黃帝之孫,別名“白馬”。後人為紀念大禹之父鯀,也稱此峽谷為“白馬大峽谷”。 南津關是長江三峽的起始點、中國大陸一二級平台的分界點。“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南津關自古就是“雄當蜀道,巍鎮荊門”的天然關卡。 南津關大峽谷長18公里,寬3—50米,兩岸峭壁高100至250米。峽谷內飛瀑成群,森林密布,有古驛道、古棧道、古演兵校場、蟾潭瀑布、二跌水瀑布、紅岩落淚瀑面、寶蓮飛天瀑面、三道關、野三峽、千畝野生臘梅等40多個景觀,是全國網友自評的“中國十大戶外探險經典線路之一”。 南津關下游覃家廟一帶是距今5億年前中寒武統覃家廟群出露最為標準的地段,是世界地理學界“覃家廟群”命名剖面所在地,也是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津關大峽谷位於宜昌市夷陵區西陵峽北岸的下牢溪流域,範圍涉及夷陵區小溪塔、樂天溪、黃花三個鄉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東南有宜秭公路相通,離宜昌市中心城區10公里;西北有張蓮公路相連,離三峽大壩12公里。是集原始峽谷探險、漂流與戶外拓展等專項旅遊功能為一體的高端旅遊風景區。 早在41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大禹之父鯀治水時曾將孽龍鎖於此峽谷水底,南津關大峽谷又因此而得名“下牢溪”。據《山海經》記載,“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鯀為中華始祖黃帝之孫,別名“白馬”。後人為紀念大禹之父鯀,也稱此峽谷為“白馬大峽谷”。 南津關是長江三峽的起始點、中國大陸一二級平台的分界點。“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南津關自古就是“雄當蜀道,巍鎮荊門”的天然關卡。 南津關大峽谷長18公里,寬3—50米,兩岸峭壁高100至250米。峽谷內飛瀑成群,森林密布,有古驛道、古棧道、古演兵校場、蟾潭瀑布、二跌水瀑布、紅岩落淚瀑面、寶蓮飛天瀑面、三道關、野三峽、千畝野生臘梅等40多個景觀,是全國網友自評的“中國十大戶外探險經典線路之一”。 南津關下游覃家廟一帶是距今5億年前中寒武統覃家廟群出露最為標準的地段,是世界地理學界“覃家廟群”命名剖面所在地,也是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