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是一個面向全校的工程實踐教學基地,以學習工藝知識,增強工程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教學目標,旨在營造以突出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創新性為特點的工程實踐教學環境。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現有建築面積八千一百平方米,設備投資近三千萬元,下設材料

中心簡介

成型實訓室、機械加工實訓室,鉗工實訓室、現代製造技術實訓室、特種加工實訓室、CAD/CAM實訓室、測量與控制實訓室、綜合創新實訓室 、電子工藝實訓室,擁有各類設備九百餘台套。中心現有教職工近50人,高級職稱者12人,博士學位者7人,技師2人,中級職稱者15人,中高級技術工人16人。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每年承擔三十多個專業近四千名學生的工程實踐訓練,並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活動。中心每年接納近千名兄弟院校的學生參加工程實踐訓練,為廠礦培訓數百名技術人才,充分體現示範作用和輻射作用。同時,中心還作為科研開發平台,承擔學校科研工作的儀器設備加工製造,並承接了校外企業複雜零部件的設計與製造工作。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的目標是建成在全國有鮮明特色、門類齊全、設施先進、管理規範,具有示範作用和輻射作用的一流大學生實踐訓練基地。

中心主任

主任:

郭烈恩,男,南昌大學教授,博士。1964年10月生,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任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

副主任:

羅麗萍,南昌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於江西工學院。現任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副主任,主要負責中心的教學工作以及協助主任做好中心的其他各項工作。碩士生導師,江西省高等學校骨幹教師,江西省工程訓練研究會理事。

朱政強,南昌大學教授。200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2006年破格提拔為副教授,2007年批准為材料加工工程碩士生導師和江西省中青年骨幹教師,2009年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10年下學期任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副主任。

機構設定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下設基本技術訓練、現代製造技術訓練、特種加工技術訓練、綜合創新訓練、項目訓練、電工電子工藝六大訓練中心。設有材料成型實訓室、機械加工實訓室,鉗工實訓室、現代製造技術實訓室、特種加工實訓室、CAD/CAM實訓室、測量與控制實訓室、綜合創新實訓室 、電子工藝實訓室,擁有各類設備九百餘台套。

建設規劃

中心建設的基本理念是為學生提供大工程背景,以“實踐”為主要載體,以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為依據,與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緊密結合,在實驗內容的安排和實驗手段的選擇上,改變以往工程訓練中驗證性實驗過多,部分實驗內容陳舊、手段落後的狀況,大力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創造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以《教育部基礎實驗課教學示範中心建設標準》為指導,結合《南昌大學戰略發展規劃》的具體要求,與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緊密結合,在實驗內容的安排和實驗手段的選擇上,改變驗證性實驗過多,部分實驗內容陳舊、手段落後的狀況,大力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創造性實驗,全面推進南昌大學的教學改革和發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用四年左右時間,將南昌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建設成為高水平的全國一流的工程訓練中心。

1、建立一個全方位開放的工程實踐訓練基地和創新訓練基地,達到教育部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標準,並有一定的前瞻性。

2、成為繼續教育基地,體現與時俱進的特點,積極推廣促進新技術和新設備在工業界的套用。

3、成為展示技術進步的視窗,充分體現工業技術發展態勢,展示一流技術廠家的產品。

人才培養

工程訓練中心建成後,以本科生為主要培養對象,作為學科核心課的專業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學、工業設計、食品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製藥工程等21個專業,兩千二百多學生(以2003招生數量為準),年工作量達24萬人時數。

在訓練內容上,在確保基礎訓練的前提下,加強綜合性、設計性訓練,構建創新訓練的環境和氛圍,同時,中心將實行全方位開放,在時間上除個別節假日外,實施8點至22點開放,在空間上開放大部分訓練場所,在內容上給學生以充分發揮自主設計、自主製作、自主調試的天地,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有大幅度的提高。

幾個基地能提供的訓練的內容如下:

傳統製造技術訓練基地:車工、銑工、磨工、鏜工、齒輪加工、鉗工、機電產品拆裝、鑄造、鍛壓、鈑金工、焊接、熱處理、塑膠成型(吹塑成型、塑膠焊接、塑膠燙金、注塑成型)。

現代製造技術訓練:計算機輔助繪圖、CAD/CAM/CAE、簡易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計算機加工過程仿真、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操作、柔性製造單元、機械手及機器人、雷射加工技術、電火花加工技術、電化學加工技術、快速原型技術、反求工程、CNC衝壓與彎鈑、CNC高精密測量。

綜合創新訓練:車工工藝設計與加工、鉗工產品設計與製作、鑄工小工藝品設計與鑄造、電火花線切割二維創新設計與製作、快速原型設計與製作、數控鈑金設備加工綜合訓練、數控加工綜合訓練、各設備之間數據格式轉換與數據傳輸。

項目訓練基地: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已有的工程知識,通過群體工作完成訓練項目,使學生不僅能取得實際工作經驗,也能培養協作精神、表達能力、與群體成員溝通的技巧和領導才能

實驗基地:在完成工程訓練的同時,中心還能為本科生開出如下實驗:

課程名稱 實驗名稱 類型 所需主要設備及台套數
機械原理 平面機構創意組合及參數可視化分析 綜合 創意模組
機械設計 創意組合式軸繫結構設計 創新 創意模組
機械製造基礎 鐵碳合金平衡組織觀察 驗證 金相顯微鏡、試樣
機械製造基礎 鋼的熱處理 驗證 電爐、硬度計等
機械製造基礎 金屬塑性變形與結晶 驗證 拉伸儀、電爐等
機械製造基礎 鋼的表面處理 設計
機械製造基礎 鋼的熱處理設計及試驗裝置 設計
計算機繪圖 上機實驗 綜合 微機、繪圖儀
CAD/CAM概論 CAD軟體操作
Pro/E、UGII、AutoCAD
數控技術及套用 數控精度測試
數控工具機
數控技術及套用 數控編程
數控銑、加工中心
數控技術及套用 數控綜合實驗 綜合 數控機、加工中心
金屬切削工具機 車床結構、滾齒機調整、精度檢測 綜合 車床、滾齒機等
機械製造工藝學 工藝系統動剛度、外圓磨精度、檢測電火花、線切割等 綜合 車床、無心磨床、線切割機
機器人學概論 機器運動機構分析
教學機器人
模具製造工藝學 數控線切割試驗 綜合 線切割機
衝壓工藝及模具 沖裁間隙及沖裁力測試 驗證 沖床、模具等
衝壓工藝及模具 拉伸係數與拉深力測試 驗證 液壓機、拉伸機等
塑膠成型工藝及模具 注塑機及注塑工藝 驗證 注塑機
塑膠成型工藝及模具 吹塑機及吹塑工藝 驗證 吹塑機
液態金屬成形設備 混砂機、氣流衝擊造型機、射芯機實驗 驗證 混砂機、氣沖機等
鑄造合金及熔煉 球墨鑄鐵爐前處理 驗證 高頻感應爐、混砂機
鑄造合金及熔煉 Al-Si合金的精煉變質處理 驗證 坩鍋電阻爐、普通電爐
鍛造工藝及模具設計 長、沖孔或模鍛 驗證 油壓機、沖床
金屬塑性成形裝備 壓機(空氣錘)等拆裝 驗證 壓機或空氣錘
材料成形原理 鑄造合金收縮率測定 驗證
材料成形原理 鑄造合金內應力測定 驗證
材料成形原理 用墩粗法測真實應力應變 驗證
材料成形原理 改善鋁合金性能的試驗研究 綜合

科學研究

工程訓練中心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從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利於指導學生完成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工程訓練中心著重對以下幾方面的技術加以研究開發:

A、研究數控加工設備新的伺服控制方式的設計與實現;

B、各設備之間數據格式轉換與數據傳輸;

C、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工具機脈衝電源的研究;

D、基於反求技術的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的研究。

梯隊建設

在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將依照《教育部基礎實驗課示範中心建設標準》的相關規定,使中心的在崗人員具有碩士以上文憑的人數達到30%至50%,力爭形成一支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各個學歷層次,年齡結構合理,具有良好工程背景和創新能力,富有進取精神的教師隊伍。

學術交流

中心與國內外的相關教學單位建立廣泛合作,每年選派1至2名教師到國外著名高等學府考察學習、選派2至3名教師到國內名牌大學進修;積極參與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會議。在實踐教學改革、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教學大綱與指導書的編寫、實踐教學隊伍建設、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等各個方面與外界建立溝通與共享渠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