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水調工程

南北水調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是為了緩解我國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局面,採用人工和天然河渠相結合的方案,並通過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線路從長江流域調集水資源的一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工程設計將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相聯,從而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最終實現我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

特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規模宏大,投資巨額,涉及範圍廣,影響十分深遠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同時,又是一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採取“政府巨觀調控,準市場機制運作,現代企業管理,用水戶參與”方式運作,兼有公益性和經營性的超大型項目集群。其建設管理的複雜性、挑戰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設中不曾遇到的。

1.工程多樣性:

工程點多、線長,東、中線一期工程包含單位工程2700餘個。其中,不僅有一般水利工程的水庫、渠道、水閘,還有大流量泵站,超長、超大洞徑過水隧洞,超大渡槽、暗涵等。

2.投資多元性:工程投資巨大,主體工程籌資渠道由政府撥款、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和銀行貸款組成。政府撥款主要由中央政府安排。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實際是訂購南水北調水權,因各省市的需水量、調水距離不同而不同。中央撥款和省市籌集的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共同構成項目資本金,出資者按比例行使各自的責任、義務和權利。貸款由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統一承貸,並以水費收入和工程建設期滿後的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償還。

3.管理開放性:一是在項目建設的管理上,既要體現項目法人的責任主體地位和作用,又要建立多層次分級負責管理的體系,既要充分調動項目法人的積極性,又要充分調動所經地區的積極性;二是除主體工程建設以外,還有大量相關工作,如征地移民、生態與環境保護、水污染治理、文物保護、節水、地下水控采、產業結構調整等,涉及眾多地區、眾多部門的職責和利益關係調整,必須通過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有效的合作與協調來實現;三是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各項政策的制訂與實施,必須充分考慮有利於工程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要求,充分聽取沿線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民眾的意見,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的渠道,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四是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事關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必須建立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廣泛聽取專家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4.區域差異性:東、中線一期工程涉及七省市,城鄉差別大,經濟發展不均衡。水資源調配既有調水區也有受水區;調水區既要做好水資源保護,又要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受水區用水對象既有城市也有農村;工程沿線既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也有中部地區經濟相對欠發達省份;工程所涉及不同區域裡,既有水庫移民異地安置,也有幹線移民就地後靠;土地調整,既有城市拆遷,也有鄉鎮補償等等。因此,在政策的制訂和把握上,既要考慮政策的統一性,又要研究不同地區不同對象的特殊性,做出符合實際的安排。

5.技術挑戰性:在工程技術上,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如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結合,中線穿黃工程中大斷面開挖盾構技術套用,東線低揚程大流量水泵選型和製造,北方地區冬季冰期輸水安全以及長距離調水的自動化管理等。在社會管理上,東線治污,中線水源區保護,受水區地下水控采,輸水過程中供水安全控制,社會節水措施的落實等,需要同步抓緊工作。在經濟管理中,物價指數及有關政策變化引起水價負擔及社會承受能力問題,不同水平年水資源的合理調配,還貸風險的控制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妥善解決。

6.效益綜合性:南水北調工程的效益是通過多方面來體現的。既有經濟效益也有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不僅要保證調水的水量,還要保證調水的水質,促進沿線治污水平的提高;不僅要保證調來水的有效利用,還要促進受水區的節水,通過減少受水區地下水的開採,促進區域水資源聯合調度和提高利用水平,促進節水型城市和節水型社會的建立。統籌各類不同目標,最終達成南水北調工程總體目標的實現。

介紹

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我國南澇北旱,南水北調工程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西線工程在最高一級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個西北和華北,因長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為黃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補水;中線工程從第三階梯西側通過,從長江中游及其支流漢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給黃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區;東線工程位於第三階梯東部,因地勢低需抽水北送。

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 加高工程定於年內開工,預計2009年完工。屆時,丹江口水庫水位將由現在的156米升至170米,這14米的差距將使水庫周邊方圓300公里的部分區域被永久淹沒,武當山遇真宮等文物即處在淹沒區內。

14米水位將淹210處文物

“鄖縣人”頭骨化石、唐太宗三子李泰的家族墓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淹沒區涉及的文物點總計210處,對於這些文物將採取多種方式進行保護,從今年開始分5年完成,計畫耗資4.5億元。

進入鄖縣境內,便可看見一塊“恐龍故鄉,人類發祥地”的標牌。據介紹,這裡曾發現鄖縣人頭骨及大量恐龍蛋化石。此外,這個縣境內的大成殿,是湖北省惟一保存下來的一座府學宮,也是國內除曲阜孔廟外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儒家學堂。

在這座大殿所在的鄖陽汽車改裝廠內,已架起了“以下為淹沒區”的標牌。與遇真宮命運不同的是,文物部門決定將把大成殿整體搬遷,新址已選在鄖縣城關鎮沿江大道旁的耿家埡。

大成殿前身為“鄖鄉縣學”,明成化十二年鄖陽設府後升為府學,距今五百多年。(我的母校,今鄖陽中學的前身當時名鄖山書院)明清兩代,鄖陽、荊襄、陝南、豫西等地的學子們都匯集於大成殿里科考。

大成殿之所以與遇真宮“待遇”不同,主要原因在於占地面積不大,遷建較為容易,所耗資金也不多。

文物價值遠超三峽庫區

丹江口水庫於1958年動工興建,1973年完工。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竣工後,蓄水位將從現在的156米提高到170米。

提高的14米水位,將使淹沒範圍進一步擴大。經省文物部門確認,淹沒區涉及的文物點共有210處(地下176處,地上34處),其中除遇真宮外,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6處,縣市級文物48處。

公元前20世紀至公元10世紀以前,中國政治中心一直位於以西安、洛陽為中心的關中和伊洛地區,這一地區與華東、華南的聯繫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漢水和丹江進行,此前戰國時期的楚國都城也曾位於這一帶,所以庫區內已出土的文物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均遠遠超過三峽庫區。

省文物局南水北調辦副主任王風竹介紹,今年年初根據國家文物局的要求,省文物局組織包括高校在內的60餘名文物保護專家,多次深入庫區進行複查、補查。

根據文物部門初定的保護規劃,將對地下部分文物進行搶救性發掘,對地上的文物則採取搬遷、原地保護及留取資料等三種方式。

這些文物的保護從今年開始啟動,到2008年完成。文物部門提交的經費預算為4.5億元,目前正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水位線下再現200餘座古墓

目前,對水位線下地區的文物勘測和發掘一直沒有停止。6月20日,在水位線以下的十堰鄖縣鄖山中學附近,200餘座漢墓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宋有志的帶領發掘下重見天日。

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保護搶救性發掘中,又一重要成果。

7月12日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這裡已被戒嚴,有關人員用編織帶將發掘區域攔死。據稱,“將有不可估量的價值產生”,就連記者的拍照也被工作人員制止。

無獨有偶,就在記者趕赴丹江口市採訪的同時,這裡也發現了一座古墓葬,曾參與過九連墩發掘的該市博物館副館長劉志飛介紹,目前正在進行搶救性發掘。它們的出現,都說明淹沒區蘊藏著無法計量的文物寶藏,劉希望有關部門能對此給予重視。

據介紹,鄖縣剛剛發現的這200餘座古墓屬於淹沒區保護範圍之內,但“如果等待工程將資金批下來再進行發掘,墓葬早就被盜光了”。

鄖縣文物局局長周新明稱,目前,搶救性發掘之前,已經出現了部分墓葬被盜案件,為此,省文物局也等不及南水北調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撥下來了,特批了50萬元,這才保住了這一古墓群。

就在遠處大橋東面水下,2500年的古城已經被當年的一期工程淹沒,而至少200座戰國至漢唐的古墓就在城邊山腳下,鄖山書院坐落的與三面環水的山上。

武漢大學考古學副教授陳冰白,是實地調查勘探成員之一。

對於這項全省規模最大的一次文物保護行動,陳冰白認為:對於考古來說,每一處文物都是有價值,“恨不得每一處都能保下來”。南北水調工程文保期間,極具學術和研究價值的古文物層出不窮。例如包括一批古絲在內的文物,要想保存它的原有性狀、色澤難度極大,此類文物的保護在世界上都還是難題。

陳說,這些即將淹沒的古文物都是不可再生、不可仿製的,歷史信息一旦丟失,帶來的是不可彌補的損失和缺憾,真到那時“哭都來不及”。

為什麼要實施南水北調工程

中國水資源短缺,人均水資源量為2163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且時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黃淮海流域是我國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人均水資源量462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兩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92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7。黃淮海流域總人口4.4億,約占全國人口的35%,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的35%,人口密度大,大中城市多,在中國經濟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總量的7.2%。由於長期乾旱缺水,這一地區有2億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飲水困難,700多萬人長期飲用高氟水、苦鹹水,一批重大工業建設項目難以投資落產,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由於不得不過度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擠占農業及生態用水,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生態惡化。黃淮海流域水污染嚴重的形勢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由於資源性缺水,即使充分發揮節水、治污、挖潛的可能性,黃淮海流域僅靠當地水資源已不能支撐其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緩解黃淮海流域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促進黃淮海流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央決定在加大節水、治污力度和污水資源化的同時,從水量相對充沛的長江流域向這一地區調水,實施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總體布局

經過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勘測、規劃和研究,在分析比較50多種規劃方案的基礎上,分別在長江下游、中游、上游規劃了三個調水區,形成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1.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並連線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輸水到天津;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幹線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一期工程調水主幹線全長1466.50千米,其中長江至東平湖1045.36千米,黃河以北173.49千米,膠東輸水幹線239.78千米,穿黃河段7.87千米。規劃分三期實施。

2.中線工程: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幹線全長1431.945千米(其中,總乾渠1276.414千米,天津輸水幹線155.531千米)。規劃分兩期實施。

3.西線工程: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等6省(自治區)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結合興建黃河幹流上的大柳樹水利樞紐等工程,還可以向臨近黃河流域的甘肅河西走廊地區供水,必要時也可相機向黃河下游補水。規劃分三期實施。

三條調水線路互為補充,不可替代。本著“三先三後”、適度從緊、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建設時間約需40~50年。整個工程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實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