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皇甫驎墓誌

刺史嘉告忠”篤,即拜為主簿。 ”刺史元王以君量勘執物,復表為別駕。 君辭以夕年,沖讓不許。

全稱《魏故涇雍二州別駕安西平西二府長史新平安定清水武始四郡太守皇甫君墓志銘》。北魏延昌四年(515)刻,楷書,23行,行40字。清鹹豐年間於陝西戶縣出土。曾為端方收藏。收入《六朝墓誌精華》。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評此志說:“奇古則有若《劉玉》、《皇甫驎》。”又說:“安雅之《王僧》,豈若《皇甫驎》、《高湛》。”還曾形容說:“《皇甫驎》如小苑峰巒,雪中露骨。”
此志在魏碑中應占何等地位,還可研究,但它確有自己的特點。筆畫比較細瘦,且畫間粗細差別不大。書寫比較自然,有如渾金璞玉,外表不甚修飾而精氣內含,使人感覺渾樸而勁健。
【銘文】魏故涇雍二州別駕安西平西二府長史新平安定清水武始四郡太守皇甫君墓志銘
君諱驎,字真駒,安定朝那人也。卿士之苗胄,渡潦之瓊胤,荊州刺史之孫,辟主簿州都處士之元子。金紫扶疏,冕冠今古,風節朝略,載在史籍。君胄藉深華,性自奇拔。是以早延休譽,夙播高問,刺史王公召簡高”梁,澄練涇土,爾日搜揚,無先君者。辟君為州都。君銓才舉弟,稱允群望,平直之選,歌聲滿路。刺史嘉告忠”篤,即拜為主簿。君輕賤儒術,意蔑經讀,照賞之情,自然孤解。即年中,復貢秀才。君仁恕寬洽,接賚深到,共事之” 處,無不樂仰。延興中,涇土夷民一萬餘家,詣京申訴,請君為統酋。然戎華理隔,本不相豫,朝議不可。聖 ”上以此諸民丹情難奪,中旨特許。太和廿年中,仇池不靖,扇逼涇隴。君望著西垂,勘能厭服,旨召為”中書博士加議郎,馳驛慰勞,陳示禍福。凶頑盡悟,面縛歸降,動有數萬。刺史任城王嘉其遠量,表為長史。” 君策謀深玄,聲震朝庭,復除為清水太守,領帶軍鎮。景明元年中,旨格初班,簡選台資,窮盡州望,除君” 為別駕而君佐弼有方,民士悅樂。從景明三年至四年,督護新平安定二郡事。正始元年中,河州刺史梁”公以關梁地險,非賢不御,而君矛猛互張,善能綏撫,復表為武始太守。正始三年,秦涇叛逆,大軍征討,都”督楊公以君權略多端,深達軍要,表君為都長史,特稟高算。君雖胄籍安定,墳井在雍。正始四年中還鄉。”刺史元王以君量勘執物,復表為別駕。君辭以夕年,沖讓不許。王重加厚禮,頻命乃就。凡所佐蒞,血心奉”公,唯直是斷,雖伯魚之無私,楊振之賤賄,方之於君,未足嘉也。歷名宦,垂登方岳,意氣蕭□,猶若凡素。每”欽想四公,企懷商洛焉。是以逸問遠流,聲蓋四海。視片義如丘山,散千金若草土。朝野榮賤,望風送嘆。方”應進登台鼎,永垂高試,昊天不弔,春秋七十有五,遘疾不損,薨於家。以延昌四年歲次丁未四月癸酉朔,”十八日庚寅葬於鄠縣申鄉洪澇里。嵩山美木,誰不□仗,名賢背世,熟不痛戀。前雍州主簿橫水令辛對 ”與君纏篤,臨棺悲慟,彌增哀忉,遂尋君平志,刊記金石。其辭曰:“三才啟曜,五氣流暉,名川峻阜,靈感特微。誕生君侯,獨稟玄質,綽矣高度,希世間出。金鏘河右,飛聲挺逸,”賞不擇讎,誅不避昵。唯理是從,渾之若一,深量難惻,沖識孤融。矛能撫眾,武亦折雄,丹磨不異,鑽仰彌崇。”形羈浮俗,志味通仙。如雲開月,如松出煙。瓊岩頹崿,至韻韜玄,親舊悼惋,痛惜綿綿,圖記金石,式揚名賢。”妻安定梁氏,主簿郡功曹洪敬女。”妻鉅魏氏鎮西將軍內都太官黃龍鎮將趙興公留孫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