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花洞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南車營村,距京城55公里,為七層溶洞,上下高差150米。現一、二層全部和三層、四層部分已對外開放,遊覽長度達2500米。石花洞原名“潛真洞”,自發現至今已500多年。因洞內雕有三尊大理石佛像,曾改稱“石佛洞”,香火曾盛極一時。石花洞是國內發現的岩溶洞穴中集規模大、洞層多、沉積類型全、次生化學沉積物數量大的洞穴,其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與聞名中外的桂林蘆笛岩、福建玉華洞、杭州瑤琳洞並稱中國四大岩溶洞穴。

基本信息

概況

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距北京城區 50 公里。地質公園主要包括石花洞和銀狐洞二處景觀,均屬於岩溶洞穴及洞內次生生物化學沉積景觀。石花洞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與佛子莊鄉境內的大石河南岸,距北京城區50公里,距房山不足30公里。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岩溶洞穴之一,共有上下七層洞道,其中一至五層洞道全長5000 米,六、七層為地下暗河的流水及充水洞層。 目前已開發一、二、三層洞道,全長1900多米,對遊客開放的一、二兩層洞道長1362米,由12個高大的洞廳和16個洞室組成。石花洞洞內次生化學沉積物種類多、造型美,有千姿百態的石花、石枝、石鐘乳;典型秀麗的石塔、石盾、石燈、石梯田;雄偉壯觀的石幔、石旗、石瀑布;還有泛著柔美乳光的新類型碳酸鹽沉積物月奶石和閃爍發光的彩光壁。石花洞匯集了岩溶洞穴沉積的精華,不僅沉積類型多、形態美,而且洞體堅固,層次分明,洞內空氣新鮮,環境優良。 銀狐洞位於房山區佛子莊鄉下英水村南100米處,距北京城區68公里,交通方便。該洞 1991 年 7 月 15 日發現並開發。銀狐洞洞體為橫向單一形態,洞深 90 余米,總長約 4000 米。目前已開放旱洞 2000 米、水洞 800 米,洞內有 8 個高大廳堂和 40多個景點及地下暗河的流水洞段,洞道寬一般 5 ~ 10 米,平均洞高 8 米左石,洞內面積約 3 萬平方米。尤為神奇的是有一“銀狐”奇石,其長約2 米,外表覆蓋著長約2 寸的潔白如雪的毛刺,形似一隻“倒掛銀狐”,銀白耀眼,美麗動人。另外洞內還有豐富多彩的沉積微型景觀,使人目不暇接。

成 因

溶洞形成的基本條件是可溶性岩石(如灰岩、白雲質灰岩、膏鹽層等)組成的地層和比較發育的節理裂隙,流水的侵蝕和滲透。石花洞地區的岩溶洞穴分布密度高,成洞條件好,形成過程複雜。這些高大的廳堂和精美的景觀,是大自然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精心雕塑出來的。石花洞由多層溶洞組成。這種多層結構的溶洞最早形成的是洞頂——洞頂層相當於當時地下水位的水準面,在這裡強烈的地下水溶蝕、搬運作用,把可溶岩物質帶走,形成洞穴,而後地殼上升,該層溶洞被抬升;其後,當地殼穩定下來時,地下水又在新的岩層部位進行溶蝕搬運,便形成了第二層溶洞。這樣,地殼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層洞穴。可見,石花洞七層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標誌著這一地區至少發生過六次間歇性上升。目前,地下水仍在溶蝕著最低層洞穴。

主要看點

銀狐洞(又稱三英洞)銀狐洞是石花洞地區內的又一奇觀,洞中步移景換,使人目不暇接。特別是有塊國寶奇石,長約兩米,雪豹頭臉銀狐身,形似一隻“倒掛銀狐”,它通體復蓋著約兩寸長潔白如雪的毛刺,密密扎扎地像絨一樣晶瑩剔透,銀白耀眼,美麗動人。另外洞內還有粗狀高大的石筍、石柱,典型的石旗、石帶,晶瑩的鵝管,閃爍發光的石瀑布,潔白無暇的石柱、石毛、石花等。銀狐洞雖然洞體單一,但洞內沉積的微型景觀豐富多彩,再加上有近800米長的水洞,清清的碧水,清澈見底的地下河,增添了無限情趣。

旅遊貼士

▲ 交通路線 公路:從北京天橋乘917路石花洞旅遊專線公車直達;或乘917路河北支線石花洞站下車;公休日從阜成門、前門、和平門乘游7路到石花洞。鐵路:從北京南站乘郊遊7次列車南觀村站下車到石花洞。自駕車:由京石高速房山出口經閻村—閻東路—坨里到石花洞。▲ 周邊景區主要景區有:青龍湖、將軍坨、銀狐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韓村河、雲居寺等。周邊景區(點)與石花洞的距離景點名稱 地理位置 駕車時間青龍湖東15公里20分鐘將軍坨北9公里 15分鐘銀狐洞西17公里20分鐘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南24公里25分鐘韓村河南36公里35分鐘雲居寺西南45公里 50分鐘

小辭典

★岩溶:地下和地表水對可溶岩石進行以溶蝕為主的地質作用,並由此而產生的特殊地質、地貌現象的總稱。 ★岩溶洞穴:地表水溶蝕作用形成的大型地下空洞。 ★石筍和石柱:溶洞內碳酸鈣沉澱懸垂於洞頂的叫石鐘乳;自洞底向上生長的稱為石筍;兩者上下相接起來則稱為石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