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協會

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協會

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協會(Beijing Model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簡稱北京模聯(BJMUN),是一個完全由在校高中生創辦、運營的模擬聯合國組織 ,旨在提升中學生對於時政的認識與理解,提高演講、辯論與寫作能力,同時推廣創新與合作精神,自2010年協會成立,北京模聯每年舉辦兩次會議,至今北京模聯已經在北京市全市範圍內舉辦模聯會議十餘次,每年參加會議的學生超600人次。隨著會議愈發成熟,北京模聯逐漸成為北京市內最有影響力的模聯會議之一。 目前,協會在全市範圍內有60所成員校。

協會目標

在北京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大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僅注重對於代表的視野拓寬,學術提升,未來規劃,更強調主席團與代表之間的感情交流,學術探討與評價反饋。同時,也不乏一些點亮這內容嚴肅、氣氛緊張、思想活躍會議的娛樂社交活動。所以,代表們能在這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既能親自體驗國際時事與政局動亂的緊張氣氛,感受外交官的大氣與藝術,又能結交來自全市的志同道合的優秀同學—— 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探討,共同提升。

會議周期

•秋季會議(簡稱BJMUNFC),舉辦時間為每年十一假期;

•寒假會議(簡稱BJMUNC),舉辦時間為每年二月;

•暑期研討會(簡稱BJMUNSS),舉辦時間為每年八月。

協會特色

•純高中生運營:每一屆北京模聯組委會成員均為經驗豐富,組織、學術、溝通能力強的高中生組成。

•成員校眾多:協會成員遍布全市,其中大部分為市級、區級重點中學,代表質量普遍較高。

•優秀的學術團隊:歷屆北京模聯的學術團隊均由全球各大模聯會議的獲獎代表擔任,他們經驗豐富,擁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學術團隊工作計畫明確、分工合理、追求效率同時保證質量,能夠幫助代表更好的提高會議技巧,保證會議質量。

•溫馨的人文環境:北京模聯秉承“一切為了代表”的宗旨,充分考慮並滿足代表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為代表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多樣的活動形式:除常規會議以外,北京模聯在會期間隔舉辦交誼舞會,交誼舞會是北京模聯獨有的、最具特色的活動,頗受廣大參會代表的喜愛。

•合理的會議費用:與其他模聯會議相比,北京模聯的會議費用非常之低,協會無任何盈利目的,低會費讓更多的人可以參加到協會舉辦的會議中來。

面向群體

協會在全市範圍內有64所成員校 ,協會每年舉辦的會議向全市高中生開放,每年各個成員校將會有代表參會,同時,我們也接受非成員校學生的報名,北京模聯是開放而包容的。

組織團隊

BJMUN 2018

秘書處

•秘書長,張琳,北京市第二中學

•副秘書長,曹澤軒,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副秘書長,李從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鄭朵凝,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中文副學術總監,景文萱,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中文副學術總監,王雨施,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童昊然,北京市第二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張曉昱,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王波添,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會務團隊

•藝術總監,徐德塵

•技術總監,高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會務總監,武燕,北京市第五中學

•會務總監,余沛,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會務總監,張瀚,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公關總監,博爾嵩音,北京實驗學校(海淀)

BJMUN 2017

秘書處

•秘書長,朱淇惠,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王靖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張亦弛,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李瀟涵,北京市第二中學

•中文學術總監,姚楚州,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易軒,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熊亞馨,北京市第四中學

會務團隊

•藝術總監,徐德塵

•技術總監,楊昊燃,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會務總監,於浩然,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會務總監,衡瑩嘉,北京市第二中學

•會務總監,潘皓辰,北京市第五中學

•財務總監,王煦彤,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BJMUN 2016

秘書處

•秘書長,劉一杉,北京市第二中學

•副秘書長,曹雨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李智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崔德方,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中文學術總監,劉美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胡泰閣,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姜炎辰,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會務團隊

•藝術總監,徐德塵

•技術總監,劉曉義,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會務總監,丁山河,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會務總監,劉亦奇,北京市第二中學

•會務總監,白小璇,北京市第五中學

BJMUN 2015

秘書處

•秘書長,楊佳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韓潤,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副秘書長,劉晨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李雲飛,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周潤皓,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中文學術總監,鄧程昊,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孔祥榕,北京市第二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徐嫄瑋,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會務團隊

•財務總監,翟澤庚,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藝術總監,徐德塵,美國華盛頓傑斐遜學院

•技術總監,許嘉昭,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行政總監,樊川,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會務總監,李梓僮,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會務總監,秦已晗,北京市第二中學

•公關總監,楊璐璐,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BJMUN 2014

秘書處

•秘書長,汪維垚,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冀佳玉,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李自然,北京市第二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姚佳良,北京市匯文中學

•中文學術總監,馮鈺,北京市第二中學

•中文學術總監,應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梁方昊志 ,北京市第二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屈原皓,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張露丹,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會務團隊

•財務總監,顏鈺瑩,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藝術總監,徐德塵,美國華盛頓傑斐遜學院

•技術總監,高茹瑩,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BJMUN 2013

秘書處

•秘書長,吳桐 ,北京市第二中學

•副秘書長,李之萌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程文楷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王蘇煦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英文學術總監,王銳嘉 ,北京市第二中學

會務團隊

•財務總監,成帥 ,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

•藝術總監,徐德塵

•技術總監,劉宇涵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BJMUN 2012

秘書處

•秘書長,鄭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康樂,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副秘書長,蘭田,北京市第二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孫佳音,北京市第五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李之堯,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會務團隊

•財務總監,何辛博,石油大學附屬中學

•藝術總監,徐德塵,北京十一學校

•技術總監,欒思飛,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BJMUN 2011

秘書處

•秘書長,孫宇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核心學術團隊

•中文學術總監,孫立寒,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中文學術總監,曹韌,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劉若水,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英文學術總監,李依夢,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危機學術總監,鄒成星,北京十一學校

會務團隊

•行政總監,劉奕,北京市第二中學

•公關總監,李婉岱,北京市第五中學

BJMUN 2010

秘書處

•秘書長,朱正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協會成員

協會共擁有64名成員,他們來自北京市各個城區。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朝陽區

•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學

•北京市日壇中學

•北京市三里屯第一中學

•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朝陽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

海淀區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實驗學校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

•北京市八一學校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北京市海淀國際學校

•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

•北京市石油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北京市育英學校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東城區

•北京匯文中學


•北京市第二中學

•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

•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學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


•北京市第五中學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


•北京市第一中學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

•北京景山學校

西城區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第八中學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北京市第四中學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

•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


•北京育才學校

石景山區

•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

•北京市第九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京西分校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蘋果園中學

豐臺區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大興區

•北京市大興區第一中學

•北京市陽光情學校

順義區

•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

•北京市順義區第一中學


往屆成果

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大會(Beijing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是北京市第一個完全由在校高中生組織運作的地區性模聯會議。

第一屆大會核心組織團隊,暨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協會(Beijing Model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的前身“北京市高中模擬聯合國聯盟”成立於2009年8月,並於2010年2月舉辦第一屆大會。

2010年8月,在成功舉辦了兩屆大會之後,隨著與會學校的增加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原聯盟成員及大會的眾多參與者和關注者都對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大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9月4日,為了完善會議的組織工作,提高會議的學術水平,更為了給北京市所有的高中模聯參與者提供一個綜合性的、長期有效的模聯交流平台,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協會於北京市十一學校正式成立。截止到2010年底,協會已經與北京市三十餘所高中建立了合作關係,並受到來自一些公司,相關的教育和慈善組織的關注和支持。

第三屆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大會(BJMUNC 2011)由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協會舉辦,北京市十一學校承辦。來自北京市二十三所高中的模聯精英構建的理事會(Board of Directors)分為學術團隊、行政團隊和公關團隊,具體分工,通力合作,以期為會議提供理想的會議環境和嚴謹的學術氛圍。第三屆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大會的規模在第二屆的基礎上有所擴大,但為維護會議的學術水平,保證每位代表在與會過程中受到充分的關注,總的參會人數在300人左右。

2011年共舉辦兩次會議,分別是寒假的BJMUNC和暑假的 BJMUNSS(暑期研討會)。截止到2011年底,BJMUN已經擁有42所成員校。

2012年寒假,參會代表人數達到461人,除北京地區的參會代表外,大會還吸引來了來自天津南開中學、耀華中學等學校的優秀代表前來參會。 2012年暑假,成功舉辦 BJMUNSS 研討會。 2012年年底,北京模聯的成員校增加至47個,覆蓋了北京地區最優秀的各所高校、最棒的主席團和最優秀的代表。

2013年BJMUNC寒假會議共設定了3箇中文委員會、3個英文委員會,總參與人數400人左右。 截至2013年4月30日,暑期研討會參會校增加至62所;2013年8月,暑期研討會圓滿閉幕,這是北京模聯成功舉辦的第八次大會。 北京模聯在成功地舉辦八次會議後,參會代表人數已累計超過2300人次,成為享譽北京的第一大中學生模聯會議。截止到2013年年底,BJMUN 擁有的成員校53所,參會學校已突破70所。

2014年寒假會議 BJMUNC 的參會代表人數突破500人。

2015年寒假會議共有430為代表參會,總人數超過500人,2015年暑期研討會代表人數達暑假會議新高,多達330人。

2016年寒假會議共有408人參會,總人數達到520人,二十一世紀飯店滿員入住;暑期研討會保持320餘人參會的規模。

2017年寒假會議參會人數已達450人,報名總人數突破700人,創歷年之最;暑期研討會共吸引344位註冊模聯人前往參與。

2018年寒假大會參會人數407人,報名人數729人,會議規模保持穩定。

在2018年成功舉辦後,北京模聯已成功舉辦17次會議,成員校增至64所。

協會的未來

面對未來,北京市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協會的成員充滿信心,我們將在全新的視角,以全方位,高層次看待未來機遇與挑戰,成為 一個更有凝聚力,親和力的高素質,高水平,高學術的團隊,並為代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奉獻一屆又一屆高層次,高學術水平的模擬聯合國會議,為中國的外交事業獻出微薄之力。

協會趣事

協會形成初期,幾位早期成員曾在星巴克咖啡商榷協會成立的事宜,曾經耗費一下午時間在星巴克籌備,店員曾經一度拋白眼給朱正人,使得當時的幾位不得不買一些咖啡占座,而協會成立後也叫做“星巴克聯盟”。如今,協會的組織團隊如果有事需要當面交流,往往也會選擇星巴克作為見面場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