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廊道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廊道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有一座生態橋。這一“生態廊道”是我國首條城市公園的生物通道,在國際上這類設計也不多見。占地近7平方公里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被北五環路分割為南北兩區。這座生態橋則為棲息在公園裡的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搭建了往來的通道。橋上種植了大量華北地區的鄉土植物品種,營造了適宜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生長的“近自然”環境。“生態廊道”長約270米,橋寬從60米到110米不等。在橋面的樹林中還設有一條6米寬的道路,可供行人和小型車輛通過。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廊道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廊道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有一座生態橋。這一“生態廊道”是我國首條城市公園的生物通道,在國際上這類設計也不多見。占地近7平方公里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被北五環路分割為南北兩區。這座生態橋則為棲息在公園裡的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搭建了往來的通道。橋上種植了大量華北地區的鄉土植物品種,營造了適宜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生長的“近自然”環境。“生態廊道”長約270米,橋寬從60米到110米不等。在橋面的樹林中還設有一條6米寬的道路,可供行人和小型車輛通過。

特色

這座生態橋是由北京林業大學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設計完成的。設計師田園說,“生態廊道”的建成,不僅滿足了道路交通與森林公園景觀的綜合要求,也為生活在該區域的上百種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昆蟲提供了遷移和傳播的途徑。動物們可以通過這條通道,在公園南北兩區之間自由活動。它們的往來走動也有利於植物的繁衍,可以充分保護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在“生態廊道”的建設中,進行了多項景觀生物通道技術的試驗和論證。為了減輕橋的負重,將綠化用無機輕質土和普通土壤按照1∶1的比例進行混合,在充分保證土壤養分、植物固定效果的基礎上,比單純使用普通土壤減輕了1/4的荷載重量;採用“植物隔根防水技術”,避免了植物根系生長對橋樑建築造成的危害;利用“蒸汽阻攔層”應對橋體氣溫變化,使土壤保持適宜植物生長的溫度;採取了管道填埋的滴灌方式,水分直接在植物根部被吸收,既有利於水的節約,又避免了橋面澆水對橋下的影響;為了保護動物的生活環境,“廊道”上燈光也進行了必要的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