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會大廈

加拿大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初期建於1859年,但不幸這棟壯觀的大廈毀於1916年的一場大火中;之後新的國會大廈又在原地按照同樣的樣式重建,並於1922年完工。國會大廈中央聳立著著名的和平塔(Peace Tower),和平塔高達90米,被譽為世界上最精緻的哥德式建築,也是國會大廈中最高的建築,和平塔包括一座4.88米的四面鐘以及53個鈴鐺組成的定期演奏的鐘琴。

基本信息

坐落在國會山莊的國會大廈是渥太華的標誌性建築,由維多利亞女王選址在1866年建成,1915年火災後經過了大規模重建,1927年建成的國會大廈尤其是和平塔與維多利亞時代有很大不同。國會大廈中央和平塔兩側的對稱建築曾分別為首相府和總督府,現已成為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議會大廳。國會大廈前點燃於1967年除夕的長明火台是加拿大建國百年的紀念,加拿大各省的徽章及加入聯邦的日期分別刻於火台四周。
國會大廈中央的和平塔,是為紀念一戰中所有犧牲的加拿大烈士而建。和平塔主體以砂岩建造,包括頂部旗桿的塔身共高92.2米。在樹立著青銅旗桿的青銅塔頂下,是一座直徑為4.8米的四面時鐘,十分醒目。由於渥太華的嚴冬和冬春溫差以及濕氣,和平塔的石壁受到了侵襲,並有石塊脫落,因此在兩年的保護性工程後,1996年對和平塔進行了加固修建。
在維多利亞時代作為鐘樓而建的和平塔,現在塔內依然設有琴鐘,和平塔的琴鐘重達60噸,承襲了17世紀荷蘭與佛蘭德人的鐘樂風格,共有音階各不相同的鈴鐺53個,最小的直徑僅為16.6厘米,重4.5公斤,最大的則重達10160公斤。演奏時樂工以手腳敲擊類似風琴的大鍵盤,使鈴舌敲擊鈴鐺匯成雄渾悅耳的鐘樂,現在還時時能夠聽到。
和平塔中央的紀念館融合了新哥德式和大教堂禮拜堂的風格,其建造也頗費苦心,地板的石料都是取自加拿大戰士曾經戰鬥過的一戰戰場,牆壁和支柱外的裝飾石料則采自法國和比利時,紀念館正中的主祭壇置有包括加拿大陣亡烈士名字的回憶錄。
在夏季上午10:00,國會大廈前的草坪上會有莊嚴的皇家禁衛隊的換崗操練儀式,在1959年伊莉莎白二世來到加拿大時首次表演的換崗儀式現在已成為世界難得一見的傳統儀式。而從5月初到9月勞工節期間的夜晚,國會大廈則會有免費的聲光表演,通過投射在國會大廈上的清晰畫面以英法雙語講解加拿大的歷史。國會大廈也是7月1日加拿大國慶時盛大的閱兵儀式的舉行地。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國會大廈為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9:00-16:30,6月至8月周一到周五9:00-20:30,周六周日9:00-17:30。
旅遊注意事項:國會山莊每半小時有義務導遊介紹國會大廈、國會圖書館等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