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永[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

劉建永[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
劉建永[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建永,男,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

基本信息

2002年,劉建永發起類似於知識分子“清談”性質的“深青社”,擔任主席至今,“深青社”因集中了國內眾多知名青年作家、青年記者及公共知識分子,並頻頻評論政經而盛極一時。
劉建永的觀點較為複雜,明顯區分是以2008年為界,前期和後期相差較為懸殊。如其人前期主張樹立和強化中央政府的威信,後期又主張給予民間和基層更多的自治權,以培育“公民社會”。前後看似矛盾,但仔細看來觀點轉變的又自然而然:2008年前期,劉建永主張依靠體制內的開明力量,對自上而下的體制內改革與執政黨的黨內自新抱有相當的期待;2008後期,其人對體制內的改革誠意和決心感到失望,知識分子群體當中也瀰漫著強烈的絕望情緒,此時國內矛盾不斷尖銳化,群體事件層出不窮,其觀點又逐漸衍變為“內外結合”,主張以“內部改良為主,外部壓力與幫助為輔”;總體說來是以“溫和改良”為主線,是當今具有較大代表性的“過渡調和論”。
劉建永的政治主張改良色彩濃厚,這種“溫和、理性、對話、負責任、忍耐與妥協”的路線,因對社會穩定沒有直接的威脅性而被中國大陸所容忍。他所主張的“改良”也與當局鞏固政權、長期執政的“改革”目標相趨一致,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劉建永深得體制內“改良派”的青睞。但劉建永所主張的民主憲政理念終究源於西方,在意識形態方面,不免與中國大陸現行體制有所衝突,又讓當局有所警惕。
總體看來,以劉建永為典型的國內改革“青壯派”(包括體制內的開明政客、要求改革的黨政軍勢力、維權律師、新聞記者、教授學者、作家文人、海歸群體及廣大中產者),是處在21世紀轉型時期這一背景下,代表國內一股要求“反對專制、嚮往民主、銳意革新,強國富民”的力量,對內具有強烈的民族本土情結,對外具有“親美近歐”傾向,擁有著較為廣泛的民意基礎,也象徵著以20、30歲為年齡段的青年新生力量逐漸走上中國歷史的大舞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