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班

1933年任山東省事業部專員。 1935年調任中央鐵道部專員,駐天津。 1939年任國民黨中宣部委員。

劉子班(1905~1960),名洪斌,後改名夢非,皂戶李張尹村人。民國初,先後在縣、省農業學校讀書。1924年,劉子班以學生代表身分參加孫中山領導的改組國民黨的運動,遂即加入國民黨, 並得到國民黨元老丁惟汾的信任。1925年被推選去蘇聯中山大學留學,1927年畢業回國。 他不但精通俄語,英語亦頗有功底。回國後,初任國民黨山東黨校訓育員,1928年升任國民黨山東黨務指導委員會委員兼訓練部部長、訓練所所長之職。翌年因參加汪精衛領導的反蔣活動,被蔣介石下令通緝,棄官逃匿上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通緝令撤銷。1933年任山東省事業部專員。1935年調任中央鐵道部專員,駐天津。“七·七”事變後,返回南京。1939年任國民黨中宣部委員。同年八月,他擲筆從戎,任國民黨九十二軍政治部主任,掛少將銜,隨軍駐安徽阜陽,創辦《淮上日報》,宣傳抗日救亡。後因厭惡軍長李仙洲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熱衷於內戰的行徑,著手組織反李勢力。以原國民黨省黨部主任范予遂、省議長孔之生為幕僚,收容山東流亡師生3000餘人。1945年,因事敗露被李仙洲罷免職務。翌年,任國民黨中央農工部專員。1948年,調任“戡亂建國委員會”委員,兼任山東省難民救濟協會委員。 翌年,任山東流亡政府社會處處長。4月南京解放,當時國民黨軍政人員紛紛外逃,他毅然留居大陸。1950年返回濟南,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任山東省“醫務生活社” 翻譯。 1956年,調任濟南市一中教師,不久被錯劃為右派。1960年逝世。1984年,濟南市教育局為其糾正了右派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