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荊門市原市長]

劉力,男,漢族,1958年出生,湖北武漢人,1976年3月參加工作,北京經濟學院工業經濟系畢業,高級經濟師、高級統計師。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基本資料

【人物簡介】
劉力,男,漢族,1958年出生,湖北武漢人,1976年3月參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經濟學院工業經濟系畢業,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高級統計師。

1976.03——1979.09,北京市順義縣知青;

1979.09——1983.07,北京經濟學院工業經濟系畢業;

1983.08——1993.12,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統計司幹部、副處長、處長;

1993.12——2003.04,國家經貿委綜合司處長、副司長、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正局級)(其間:2002.03—2003.01在中央黨校18期中青班學習);

2003.04——2004.02,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

2004.02——2004.03,湖北省荊門市委副書記;

2004.03——2006.01,湖北省荊門市委副書記、市長。

曾任全國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國家經貿委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經濟信息中心主任,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政府上網工程”、“企業上網工程”秘書長。

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觀點】
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努力推進者和積極探索者,特別是在企業信息化領域裡,努力實踐、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重要影響力的思想觀點。

於1999年提出,企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基礎,企業信息化要遵從“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原則。電子商務是企業信息化的延伸,是以企業信息化為基礎的新型商務模式。

於2000年提出,網路經濟也是經濟,必須遵從一般的經濟規律,必須與傳統經濟相結合。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作為重要的生產力,必須堅持與市場結合,必須堅持與傳統產業結合,必須堅持在套用中獲得發展。

於2001年提出,信息化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市場化與國際化的基礎,是企業實現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市場創新戰略的必要手段。並對企業信息化從設計製造、經營管理、市場貿易等三個階段,信息產業從研發、製造、集成、增值服務等四個層面做了劃分。

於2002年提出,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必須堅持“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和信息化的深入套用”三條主線相結合。企業信息化作為一個管理的過程,體現在創新管理、製造管理、經營管理和市場管理四個領域。接受《人民日報》訪談,提出“電子政務是一場深刻革命”。

個人概述

喜好:
專長:
習慣:
其他:

成長經歷

個人榮譽

個人影響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 魔鬼發卡 (1994) .... 文文媽
  • 響馬縣長 (1986) .... 金舵把子
  •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 八卦蓮花掌 (1987) .... 製片主任
  • 三打陶三春 (1983) .... 製片主任
  • 沒有字的信 (1981) .... 製片主任
  • 閃光的箭 (1980) .... 製片主任
  • 濟南戰役 (1979) .... 製片主任
  • 兩個小八路 (1978) .... 製片人
  • 山村會計 (1965) .... 製片人
  • 金鑰匙-川劇彈戲 (1965) .... 製片人
  • 光榮人家 (1950) .... 場記
  • 爐火正紅 (1962) .... 劇務
  • 中華女兒 (1949) .... 場記
  • 哥哥和妹妹 (1956) .... 劇務
  • 皮包 (1956) .... 導演助理
  • 地下尖兵 (1957) .... 劇務
  • 人物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