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悅

受家庭薰陶,自幼習畫。 九十年代,我又在不同層面的展覽會上,觀看到劉中悅的山水畫作品,明顯較之他早先的作品細膩、老練成熟了許多。 “文革”之後,他專攻中國山水畫。

劉中悅簡介

個人簡介

劉中悅,號鑄巋,山東榮成市人,現為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歷任:山東省出版總社幹事、科長、處長、主任,山東省新華書店書記、山東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等職。
受家庭薰陶,自幼習畫。上世紀70年代以中國山水畫為專攻,在其父和諸多名家教導下,加之自身力學不倦,使他的畫藝逐年俱進。8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和參加展覽。作品先後在《柳泉》《明天》《藝術天地》《幸福》《支部生活》《齊魯晚報》《大眾日報》《宣傳月報》《明鏡月刊》等報刊雜誌發表,多次參加全省美展和省外聯展。作品《晨曦》《朝陽》《山光水色春意中》曾參加在日本、台灣、香港舉辦的展覽。《山澗春雨》獲省級機關書畫展賽二等獎。畫家藝術概況《山東青年報》《藝術天地》等媒體曾作過專題報導,並被收編於《山東美術家辭典》《山東美術全書》《國際書畫篆刻大觀叢書》《中華書畫家大典》。出版有《劉中悅畫集》。

作品欣賞

崇山峻岭
 滿目秋山
 秋韻
霧曉寒山
 瀑聲
臨海聽濤
 滿眼雲山
蓬帆吹取三山住
秋來山雨多
 雁過留聲

劉中悅山水畫品讀寄語

羽翼已就 乘風翱翔
――劉中悅山水畫品讀寄語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時而從報刊上瀏覽到劉中悅發表的國畫作品,我感覺那時候他的作品,雖然有些粗糙露拙,筆法也尚顯拘謹輕蠃,但從整體上看,還是比較完整舒暢的。《柳泉》期刊登載的作品《樂在其中》,別有情趣,給我很深印象。山腳下潺潺流淌的小溪;山坡上蒼松虬枝交錯,樹葉飄曳;山涯間瀑布飛瀉而下,山谷裏白雲冉冉,四周環繞;其中還有貼近主題誘人的意境:兩個身著古裝的老者在盤石上下棋對弈。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讓人過目不忘。時觀劉中悅作品,內行人一搭眼便能看出畫家運筆用墨非簡單功夫,並能揣測出他師資傳授的門戶,無論山石、樹木,還是流水瀑布,無不顯露出追隨習學國畫大家筆墨畫風之痕跡。
九十年代,我又在不同層面的展覽會上,觀看到劉中悅的山水畫作品,明顯較之他早先的作品細膩、老練成熟了許多。可以說筆墨遒勁流暢,氣韻飽滿生動,講求章法,結構嚴謹,布局得當,每幅作品都能看出他的藝術氣魄、功力和學養,已具備了大畫家應有的潛質和能力。
隨後不久,我恍然得知劉中悅系國畫大師劉寶純老先生的兒子兼學子,原來我熟讀其畫作的畫家,競是“將門虎子”,難怪畫風與其父如此相近,“近水樓台”、得受真傳,自在情理之中了。
說來有緣,近年由於出版圖書機會,我與劉中悅先生有了直接接觸,對他畫裡畫外的事情有了更多了解。中悅先生自幼隨父學習繪畫。開初學畫人物畫,從素描、速寫起手,油畫、粉畫、水彩畫無所不畫。在父親耳提面命的教誨和父親畫友們的經常指點下,他的繪畫水平日益提高。“文革”時,年少的他,畫領袖畫像,不用打稿打格,便畫得維妙維肖。曾有一家工廠,請他為單位院落牌坊畫領袖在天安門的畫像。6米高3米寬的大幅油畫,搭上架子由他一人三天完成。在加班加點的過程,職工上下班路過都駐足觀看,無不為這少年畫家的大膽和才藝而驚詫稱讚。畫作完成之後,單位領導非常滿意,高度評價,並送上感謝信給予表彰。這略小事例,足以可見畫家家學淵源和久有的藝術經歷。其後,他以繪畫特長應徵入伍,在部隊以至轉業地方一直從事文化宣傳工作。繪畫成為他生活中的一大樂事,始終筆耕不輟,即是公務繁忙,空閒時間,也能堅持揮毫練筆。
“文革”之後,他專攻中國山水畫。家裡牆壁上掛著父親為他所畫的畫樹、畫水、畫山石的範本,工作之餘他工工整整地臨寫。有時為讓他練好執筆勾線、散筆渲染,父親還抓著他的手一筆一筆的教授。多年來他不僅臨摹父親的畫,也臨學古今山水大家的畫,並閱讀了《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山水畫縱橫談》《寫山要法》等許多美術理論家撰寫的美術史論書籍。他還注重師法大自然,專門或者利用公差機會到名山大川寫生。經過長時間、全方位的磨練打造,使他在山水畫藝術的道路上,步履堅實,越來越走向成熟。他一直秉承家訓,按照父囑的理念:下“千斤破四兩”的功夫,用“四兩破千斤”的頭腦,以載負千斤力量的重擔,一個信念,把自己喜好的事情乾好。
中悅先生為人謙遜,處事低調,不是張揚。在藝術上算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他講過,他學山水畫,從畫石到畫山,從畫樹枝到畫樹,從勾線到渲染,從局部到整體,能夠整理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足足用了十年時間。習畫十餘年才開始參展和發表作品。這樣的經歷,或許在聰明人眼裡覺得可笑、難以理解;而這恰恰說明了他對藝術態度的嚴謹,同時也證明了紮實的筆法功力的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品讀劉中悅先生近期的作品(從“能品”之上作品歸納),依我一孔之見,可說:一是大方。他的畫無嬌柔做作之氣,構圖舒展,“三遠”視覺清晰,經營位置合理,“以小觀大”、取捨得當,疏密有致,積墨處凝重踏實,留白處給人空靈之感。二是大氣。他的畫不落俗套。所繪景物多大山大水,樹木也是挺直崢嶸,畫作雄渾、勁健,而且自然,給人大氣派、大感覺。他多以誇張的藝術手法來表現真山真水,把自己的思想追求付於自然景物之中,讓畫面儘可能有美的視覺給人以清新享受。三是大度。他的畫形神兼備,韻味十足。筆法紮實講究,墨法瀟灑靈活。筆跡磊落,毫無掩飾。正可謂畫品如人品,畫家豁達的情懷能夠通過作品與讀者產生共鳴。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悅先生已過“知天命”之年,人生閱歷和社會實踐的不斷豐富,加之高師的引領教化,都將使他對藝術的認識和追求,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同時“功到自然成”。隨著他繪畫包括他的書法技藝的嫻熟,他的藝術必將步入一個旺盛的創作期。儘管這些年中悅先生在名家的營養室得以滋潤培育,但他也被導師的身影所籠罩遮掩,但我相信“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憑藉他三十多年的藝術學養,不停頓的探索與經驗積累,憑藉他現已達到的功力實力,一定會在中國山水畫的天際中展翅翱翔。祝願中悅先生創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為祖國文化事業的繁榮強大做出新的貢獻。
嘉乾頓筆於京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