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獅

剛果獅

剛果獅雄獅體重可達170~220千克,母獅也有130~160千克左右,大致相當於雄獅的2/3,剛果獅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獅的頭部較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頭是黑色的。獅的耳朵比較短,耳朵很圓母獅的耳朵好像是個短短的半圓,剛果獅的四肢強壯,它們的爪子也很寬。獅的尾巴相對較長,末端還有一簇深色長毛。

基本內容

剛果獅是獅子的一個亞種:Panthera leo bleyenberghi

主要分布於辛巴威共和國、波札那共和國、剛果(金)東南部的加丹加省和尚比亞共和國的加丹加高原,該亞種在納米比亞也有分布。

剛果獅主要分布位置在非洲西海岸,分布於剛果民主共和國、辛巴威、尚比亞、納米比亞和波札那。

剛果獅分布區域位於南半球的亞熱帶地區之間,但各地區又有所差異。北部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東部高海拔地區則為溫帶氣候。

剛果獅分布區域雖然地處低緯,但因為靠近大海,受到大西洋上本格拉寒流的影響,氣候並不十分炎熱,年平均溫度在22℃上下。整體上來講,隨著緯度的增加,溫度逐漸下降,而距離大西洋越近,溫度越高。降水量從東北向西南逐漸遞減,東北高原地區年均降水量可達1500毫米,沿海平原的年降水量銳減為250—1000毫米,而南部納米貝沙漠地區年均降水量則僅為50毫米。通常北方的降水量更高一些,內地的降水量則比同緯度的沿海地區高一些,隨著緯度的增加降水量也增加。

剛果獅分布區域的季節變化明顯,全年分旱、雨兩季,北部地區的9月至次年4月為雨季,1—2月份雨量稍小;南方的雨季則是從11月到次年2月,此時氣候炎熱,氣溫高,濕度大。北部地區的5—8月為旱季,南部的旱季則是從3月持續到10月,安哥拉人也稱之為霧季,因為旱季時候的典型特徵就是濃重的晨霧。旱季的平均氣溫為攝氏24度,相對涼爽,潮濕無雨;最涼的月份為7月和8月,緯度高一些的地區可能會出現霜凍。5月和9月為過渡月份。雨季時候連降暴雨,使得高原上周期性發生的洪災成為剛果獅域主要的自然災害。生活在波札那的獅子是著名的澤沼獅,它們善水性,會游泳,經常在水中捕獵。

剛果獅雄獅體重可達170~220千克,母獅也有130~160千克左右,大致相當於雄獅的2/3,剛果獅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獅的頭部較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頭是黑色的。獅的耳朵比較短,耳朵很圓母獅的耳朵好像是個短短的半圓,剛果獅的四肢強壯,它們的爪子也很寬。獅的尾巴相對較長,末端還有一簇深色長毛。剛果獅雄獅體重可達170~220千克,母獅也有130~160千克左右,大致相當於雄獅的2/3,剛果獅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獅的頭部較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頭是黑色的。獅的耳朵比較短,耳朵很圓母獅的耳朵好像是個短短的半圓,剛果獅的四肢強壯,它們的爪子也很寬。獅的尾巴相對較長,末端還有一簇深色長毛。

習性

獅群中的母獅基本是穩定的,它們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個獅群。當然獅群也會接納新來的母獅。但公獅常常是輪換的,它們在一個獅群通常只待兩年(然也有長達六年的記錄),要么是被年輕力壯且更有魅力的男性趕走,要么是自己膩歪了,離家出走以尋找新戀情和家庭。還有,剛成年的青少年雄獅也會被獅群實施強制獨立制——趕走,這么一來,草原上就會多了一堆無家可歸的雄獅,這裡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依然散發著魅力的壯年冒險家,還有被人打敗趕走的老頭子。這些流浪漢有時獨自行動,黯然生存,有時乾脆組成男性互助小組,在其中的成員征服了另一個獅群前,它們就是同甘苦共患難的好哥們,在草原上四處遊蕩,追蹤遷徙的獵物群。聽說還有些雄獅本事和魅力大到能控制附近的其他獅群,能同時維持兩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