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撥股

剔撥股,又名剔尖、撥魚或變尖。相傳在唐貞觀年間,李世民的叔妹世姑在綿山誦經修行,還採藥為附近鄉民看病。

傳說

一天,世姑為一患病老嫗邊配藥邊做飯,因為自幼生在皇宮,哪裡會做飯,和面時軟了加面,硬了又加水,最後還是將面和的稀軟,她急中生智,用一根尖頭筷子試著往開水鍋中撥,竟然撥成粗細均勻的一根根麵條,送給那老嫗吃,老嫗吃得上口,就問世姑:“孩子,這叫什麼?”世姑因心慌,將這聽成你,此時,世姑已身入空門,不願說出真名,就說出乳名:“叫八姑。”老嫗誤聽為“撥股”,就有了撥股之稱;因為撥股面是魚肚形,人們又叫它“撥魚”;麵條呈兩頭尖,所以又叫“剔尖”。

原料

精粉1000克,水600克。

製法

將面倒入面盆里,先用500克水把面和起(水溫:冬熱,夏涼,春秋溫),再分次將餘下的水扎入面內,雙手將面搋勻,搋到盆光、手光、面光時為止,用淨布蓋上,餳半小時。餳好後取1/2放入古式凹肚形盤中,(一般為豆青色盤),蘸水拍光,擠滿至盤沿,左手托盤徐徐鏇轉,右手拿一根竹尖筷子(長約40厘米,一頭削成三棱尖形的特製竹筷),用筷子貼住盤邊由上而下,撥成兩頭尖、約10厘米長、魚肚形條,直接撥入開水鍋里煮熟即成。

特點

光滑,筋軟,易消化。
【注)剔尖是山西晉中、太原等地人民最愛吃的一種麵食。在山西四大麵食之中,食感最佳。吃時澆配生煎豬肉滷味道最美,也可澆配其他葷素澆頭或打滷,炒食亦可。
附:剔尖的家庭製法兩種(撥魚和剔撥股)撥魚又稱一撥拉剔尖。將和好的麵團放在碗內(碗邊不能有缺口),左手執碗,右手執一竹剔筷,和轉盤剔尖的剔法相同,將面剔入鍋內煮熟即成。因面是圓肚兩頭尖,形似小魚,俗稱撥魚。
剔撥股將麵團放在特製的鐵、(木)鏟上按扁,用鐵筷 (一根如普通香柱條粗的圓鐵筷)將面一根一根地剔撥入鍋內煮熟,俗稱剔撥股。
家庭製法中除使用小麥麵粉外,還多使用豆面、高粱面、細玉米面及混雜麵製作。食感各有特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