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關鍵問題

內容介紹

《刑法學關鍵問題》選取刑法學總論中的12個重要範疇和刑法學各論中的21個常見、疑難罪名進行討論,主要涉及罪刑法定原則、犯罪論體系、違法性認識、共犯、量刑基準以及故意殺人、搶劫、侵占、貪污、受賄等公認的刑法學重要課題。
作者的基本思路是:在這些刑法學研究生必須嫻熟掌握的專題中,展示刑法的爭議問題、疑難問題,揭示與現時代的社會特徵相對應的犯罪新態勢,構建刑法學知識體系,闡述作者關於準確認定、懲罰犯罪、周全地保護法益的刑法基本立場,培養學生養成獨立的刑法學思考方法、解決具體刑法難題的實際能力,掌握運用刑法思維、洞察犯罪複雜性的各種技巧。

作者介紹

陳興良,1957年生,浙江義烏人。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1997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1999年當選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2004年獲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年獲美國法律社會學協會國際學術獎。著有《本體刑法學》、《規範刑法學》、《判例刑法學》、《教義刑法學》等著作多部。
劉遠,男,山東章丘人,1971年生。法學博士、博士後,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刑法專業碩士生導師。兼任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法哲學、刑事政策學、金融刑法。主持、參加過近10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研究。獨著《刑事法哲學初論》、《金融詐欺罪研究》,合著《危害公共衛生罪》(主編)、《新型經濟犯罪研究》、《Juridictions nationales et crimes intemationaux》、《刑法學》(副主編)等學術專著、教材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周光權,男,漢族,1968年1月出生,重慶市人。199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法律系,1996年至l999年期間,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師從陳興良教授學習刑法學,1999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清華大學法學院講師(1999年)、副教授(2000年)、教授(2005年)、博士生導師(2006年)。現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國內近十家司法機關專家諮詢委員,多所大學、研究機構兼職教授或客座研究員。曾兼任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副檢察長。2001年2月至2002年3月,在日本名城大學法學部任客座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等。
出版《注意義務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刑法諸問題的新表述》(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法治視野中的刑法客觀主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各論講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刑法學的向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各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犯罪論體系的改造》(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等個人專著9部;合著、主編、參編《刑法學的現代展開》(與陳興良教授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等刑法學著作二十餘部。
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一百二十餘篇。
2002年獲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獲第三屆“胡繩青年學術獎”;2004年獲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清華大學青年學術成果最高獎);2005年獲第二屆中國青年法律學術獎(法鼎獎)銀獎;2006年獲法務部優秀法學科研成果二等獎;2008年人選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林維,男,浙江舟山人,1971年9月生,法學博上。現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先後獲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法學碩上,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於2002~2003年在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學習。2000年獲團中央直屬機關跨世紀十佳傑出青年稱號;2001年入選北京市培養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2004年被團中央評為全國團校優秀教師。兼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
出版個人專著《間接正犯研究》、《妨害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罪的認定與處理》兩部,曾在《中國法學》、《法商研究》、《法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參與撰寫《公務犯罪研究綜述》、《刑事法研究新視角》等30餘部著作,參與翻譯《英國刑法》等譯著,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法務部科研項目等多項省部級研究項目。
蔡道通南京師範大學法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南京師範大學法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曾被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以及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選。科研方面獲得省政府三等獎一次,市廳級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一次。主要教學與科研領域:刑法學、犯罪學、刑事政策學,在《法學研究》、《刑事法評論》、《中國法學》、《公法》、《法學》、《法學家》等雜誌發表論文40餘篇。
勞東燕華東政法學院法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博士(碩博連讀),清華大學法學院講師,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20餘篇。
莫開勤中央民族學院法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出版專著《危害稅收征管罪的定罪與量刑》,主編、副主編、合著《走私犯罪》、《稅收犯罪的懲治與預防》、《刑事司法研究》、《中國刑法學》等著作50餘部,發表《減輕處罰研究》、《量刑方法改革初探》、《量刑規則研究》等論文30餘篇。先後參加《中國特別刑法研究》、《侵犯財產罪研究》、《新型經濟犯罪研究》等十餘項國家、省(部)等各級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
周長軍四川大學法學學士、四川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2004年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刑事裁量權論——在劃一性與個別化之間》、《制度與邏輯——刑事訴訟機制的轉型分析》、《變遷與改革——法院制度現代化研究》(合著),《全球化語境中的有組織犯罪研究》。在《中外法學》、《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學評論》、《法學》、《刑事法評論》、《訴訟法論叢》等發表專業論文.40多篇。

作品目錄

第一章刑法學派論爭第二章犯罪論體系第三章實行行為第四章違法性的本質第五章期待可能性理論第六章犯罪未遂第七章正犯與共犯第八章單位犯罪第九章死刑第十章罰金刑第十一章量刑情節第十二章法條競合第十三章交通肇事罪第十四章生產、作業責任事故罪第十五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第十六章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第十七章侵犯商業秘密罪第十八章偷稅罪第十九章契約詐欺罪第二十章故意傷害罪第二十一章強姦罪第二十二章綁架罪第二十三章搶劫罪第二十四章盜竊罪第二十五章詐欺罪第二十六章侵占罪第二十七章聚眾鬥毆罪第二十八章偽證罪第二十九章非法行醫罪第三十章貪污罪第三十一章挪用公款罪第三十二章受賄罪第三十三章玩忽職守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