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沒[詞語釋義]

出沒[詞語釋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出沒,漢語辭彙。拼音:chū mò,釋義: 出現與隱沒。出入,不合事實。出自晉書·天文志上》:“至 順帝 時, 張衡 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於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 宋 蘇軾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詩:“立鵲低昂煙雨里,行人出沒樹林間。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出沒

拼音:chū mò

基本解釋

[appear and disappear;haunt;dip] 顯現或隱沒

大鯨悠然出沒於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

詳細解釋

1. 出現與隱沒。

①《晉書·天文志上》:“至 順帝 時, 張衡 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於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

②宋 蘇軾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詩:“立鵲低昂煙雨里,行人出沒樹林間。”

③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銘》:“時虜盡有南衛,布帆草筏,常出沒於長山、旅順間,漕艘賈舶多為所梗。”

④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鏡里嬌鸞,空中野馬,氤氳出沒又何殊。”

⑤明 施耐庵《水滸》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這三處都是強人草寇出沒的去處。

2. 出入,不合事實。

①《南齊書·袁彖孔稚珪劉繪傳論》:“辭有出沒,義有增損。”

②唐 劉知幾 《史通·浮詞》:“心挾愛憎,詞多出沒。”

3. 出賣。

《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常言‘食在口頭,錢在手頭’,費一分,沒一分,坐喫山空。不上一年,又空言了。更無出沒,瞞了老婆,私下把 翠葉 這丫頭賣與人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