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凇

冷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博士,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青年學者;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電視台人事培訓處、北京電視台兼職講師。曾留學英國兩年,獲英國傳媒學文學碩士學位。系統化教授並研究《西方電視文化研究》、《國際紀錄片創作》、《西方電視節目的創新形態》、《媒介英語》等課程。
參與策劃央視及各省市電視欄目數十個,參與組織數次中西方電視文化大型交流活動,其紀錄片作品數次獲得國內及海外電視節大獎。出版專著《中西方電視文化比較研究》、《西方電視審美文化》,另有40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
國際學術訪問:
2006年 應邀代表中國傳媒大學赴英國訪問多所院校
應邀代表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率40人代表團赴法國FIPA國際電影節
2007年 應教育部派遣赴澳大利亞APEC會議參加國際文化論
2008年 應美國加州邁阿美華僑協會邀請,赴美國訪問NBC /ABC 電視台
應國台辦、教育部派遣,率團赴台灣銘傳大學訪問交流
論文情況:
近五年,出版學術專著2部《中西方電視文化比較研究》《西方電視審美文化》。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國核心心期刊24篇,其中一篇被《新華文摘》轉載,一篇獲大眾金鷹獎。
論文詳細情況:
專著 《中西方電視文化比較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6年
專著 《西方電視審美文化》,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年
在《電視研究》《當代電視》《中國電視》《南方電視學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等國家級、省部級刊物上發表:《從期待到選擇,從虛靜到狂歡——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視審美環境之轉變》,《西方法制題材電視節目現狀分析》,《西方電視娛樂節目的多元創新趨勢》,《西方奧運電視節目制創新理念》,《兩岸三通背景下台灣新聞傳媒現狀》,《中西方電視劇創作主題化潮流評析》,《專業化時代兩岸電視頻道比較研究》,《真實的解構、顛覆與重構——紀錄片發展三十年》,《美劇“越獄”啟示錄》,《“學徒”現象看全球化背景下真人秀節目發展趨勢》,《中國紀錄片對外交流戰略》,《多元發展的交融與獨創之路—中國紀錄片巡禮》等30餘篇論文。(詳見“冷凇發表文章選摘”)
其中《讓世界聽到不同的聲音——訪半島電視台駐京分社社長伊扎特》一文被《新華文摘》總第400期轉載,並上提要;《關注弱勢群體 唱響生命讚歌—評電視劇“花開有聲”》獲2008大眾金鷹獎評論類論文三等獎,《全球化背景下朝陽區文化執法策略研究》獲北京市“優秀博士進朝陽”計畫二等獎。
創作實踐:
紀錄片《伴》 獲2004年中國國際紀錄片選片會十大金牌紀錄片,入圍法國FIPA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躁動》獲2006中國紀錄片“金獎”“最佳攝影獎”,入圍2006年第20屆法國FIPA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油菜花開》2008年1月入圍法國FIPA國際電影節短片獎提名,並獲得在首映式上展映。2008年4月入圍半島國際電影電視節,並獲得在首映式上展映。2007中國國際紀錄片選片會十佳紀錄片,並獲得最佳攝影獎。
紀錄片《俄亞納西人》獲 2008 中國紀錄片金獎,入圍多個國際電影節,角逐中。
《蜘蛛人》2006年中國國際紀錄片選片會“十大”紀錄片。
《撫仙湖》2006年玉溪國際環保紀錄片評比一等獎。
《懸棺》2005中國國際紀錄片選片會十佳紀錄片,併入圍2005年第19屆法國FIPA國際電影節。《伴》2004年中國國際紀錄片選片會十大金牌紀錄片,入圍法國FIPA國際電影節。
另有7部紀錄片獲得不同評獎活動的獎項。
策劃創作“中國移動”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宣傳片。
擔任央視二套《開心辭典》《超市大贏家》《美食美客》,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生活頻道等欄目機構兼職策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