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孫

再從孫

再從孫,指的是父親的親兄弟的曾孫,即伯叔父的曾孫,即父親的侄曾孫(即族曾孫),是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是兒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堂侄(即從子)的兒子,即兒子的從侄(即族子),是孫子的族兄弟。

含義

再從孫,指的是父親的親兄弟的曾孫,即伯叔父的曾孫,即父親的侄曾孫(即族曾孫),是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是兒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堂侄(即從子)的兒子,即兒子的從侄(即族子),是孫子的族兄弟。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上古漢語稱為從(父)兄(之)孫/從(父)弟(之)孫、族孫(“族”+“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晉代稱為再從孫(“再從”+“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晉代泛稱為從孫(“從”+“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晉代稱為從侄孫(“從”+“侄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晉代稱為同堂侄孫(“同堂”+“侄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唐代簡稱為堂侄孫(“堂”+“侄孫”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現在稱為堂侄孫。

孫子的祖父(即自己)和再從孫的祖父(即自己的堂兄弟)是同祖父的兄弟關係(即從父兄弟),孫子和再從孫的高祖父都是祖父。

親屬關係在五服之內,再從孫死後的喪服為緦麻。

示例

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宋敏求、梅堯臣等《新唐書·列傳第四·高祖諸子》(唐)開元五年,(李隆基)更詔(密貞親王)元曉【李元曉】再從孫東莞郡公徹【李徹】嗣,徙封濮陽郡王,歷宗正卿、金紫光祿大夫。”

清·董誥、戴衢亨、曹振鏞、阮元、徐松等《欽定全唐文·卷二十一·命故密王元曉再從孫徹嗣爵制》:“其封(密貞親王)元曉【李元曉】再從孫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僕少卿、員外置同正員、東莞郡開國公徹【李徹】為嗣密王,以奉其祀。”

隴西郡成紀縣李氏世系表
李淵【高祖】李鳳李融李徹⊕
李元曉李穎李勖
李亮李曇
無子李徹⊕
註: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李融,又名李茂融。 2.李徹,生父是李融,親生祖父是李鳳,嗣祖父是李元曉。

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四》:“初,光【司馬光】孫植【司馬植】既死,立其再從孫稹【司馬稹】為嗣。”

明·朱元璋等《皇明祖訓》:“若從孫、再從孫、三從孫,自稱曰從孫某,封某,再從孫某,封某,三從孫某,封某;稱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祖皇帝陛下,稱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后殿下。”

再從孫含義演變過程1

表1-1: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族高王父親同姓
高祖王父族曾王父族祖王父族祖父族昆弟 族兄子/ 族弟子 族兄孫/ 族弟孫 族兄曾孫/ 族弟曾孫
曾祖王父從祖王父從祖父從祖昆弟 從祖兄子/ 從祖弟子 從祖兄孫/ 從祖弟孫 從祖兄曾孫/ 從祖弟曾孫
王父世父/叔父從父昆弟 從父兄子/ 從父弟子 從父兄孫/ 從父弟孫 從父兄曾孫/ 從父弟曾孫
昆弟兄子/弟子兄孫/弟孫 兄曾孫/ 弟曾孫 兄玄孫/ 弟玄孫
曾孫玄孫
表1-2: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族高王父親同姓
高祖王父族曾王父族祖王父族父族昆弟
曾祖王父從祖祖父從祖父從祖昆弟族子
王父世父/叔父從父昆弟從子族孫
昆弟兄子/弟子從孫族曾孫
曾孫玄孫
表1-3: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族高祖父親同姓
高祖父族曾祖父族祖父族父族兄弟
曾祖父從祖祖父從祖父從祖兄弟族子
祖父伯父/叔父從父兄弟從子族孫
兄弟兄子/弟子從孫族曾孫
曾孫玄孫
註: 1.以上三表是上古漢語較為原始的親屬稱謂,中古漢語對親屬的稱謂變得多元化、複雜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從祖父、族父、族兄弟、從子、從孫、族子、族孫、族曾孫,都是本義而不是裹義或新義。 2.據表可知,在上古漢語親屬稱謂中,自己的從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從子,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是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族子。
親屬稱謂表2-1: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族高祖父親同姓
高祖父族曾祖父族祖父族父族兄弟
曾祖父從祖父從父從祖兄弟族子
祖父伯父/叔父從父兄弟從子族孫
兄弟兄子/弟子從孫族曾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2-2: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再從曾祖父族祖父族父親同姓
高祖父從曾祖父再從祖父再從父族兄弟族子
曾祖父從祖父從父再從兄弟再從子族孫族曾孫族玄孫
祖父伯父/叔父從兄弟從子再從孫再從曾孫再從玄孫
兄弟兄子/弟子從孫從曾孫從玄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3-1: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再從曽祖父三從祖父三從父四從兄弟四從子
高祖父從曾祖父再從祖父再從父三從兄弟三從子四從孫四從曾孫四從玄孫
曾祖父從祖父從父再從兄弟再從子三從孫三從曾孫三從玄孫
祖父伯父/叔父從兄弟從子再從孫再從曾孫再從玄孫
兄弟兄子/弟子從孫從曾孫從玄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4-1:五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再從曽祖父族祖父族父親同姓
高祖父從曾祖父再從祖父再從父族兄弟
曾祖父從祖父從父再從兄弟族子族孫族曾孫族玄孫
祖父伯父/叔父從兄弟再從子再從孫再從曾孫再從玄孫
兄弟從子從孫從曾孫從玄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4-2:五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從高祖父再從曽祖父三從祖父三從父四從兄弟
高祖父從曾祖父再從祖父再從父三從兄弟四從子四從孫四從曾孫四從玄孫
曾祖父從祖父從父再從兄弟三從子三從孫三從曾孫三從玄孫
祖父伯父/叔父從兄弟再從子再從孫再從曾孫再從玄孫
兄弟從子從孫從曾孫從玄孫
曾孫玄孫

再從孫含義演變過程2

表1-4: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族高祖父親同姓
高祖父族曾祖父族伯叔祖父族伯叔父族兄弟
曾祖父從祖祖父從祖伯叔父從祖兄弟族子
祖父伯叔父從父兄弟從子族孫
兄弟 兄子/ 弟子 從孫族曾孫
曾孫玄孫
註: 1.上表是上古漢語較為原始的親屬稱謂,中古漢語對親屬的稱謂變得多元化、複雜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從祖父、族父、族兄弟、從子、從孫、族子、族孫、族曾孫,都是本義而不是裹義或新義。 2.據表可知,在上古漢語親屬稱謂中,自己的從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從子,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是自己的族孫的父親是自己的族子。
親屬稱謂表2-3: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從伯叔 曽祖父 再從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親同姓
高祖父伯叔曽祖父從伯叔祖父再從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孫族侄曾孫族侄玄孫
曾祖父伯叔祖父從伯叔父再從兄弟再從侄再從侄孫再從侄曾孫再從侄玄孫
祖父伯叔父從兄弟從侄從侄孫從侄曾孫從侄玄孫
兄弟侄孫侄曾孫侄玄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2-4: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同堂伯 叔曽祖父 再從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親同姓
高祖父伯叔曽祖父 同堂伯 叔祖父 再從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孫族侄曾孫族侄玄孫
曾祖父伯叔祖父同堂伯叔父再從兄弟再從侄再從侄孫再從侄曾孫再從侄玄孫
祖父伯叔父同堂兄弟同堂侄同堂侄孫同堂侄曾孫同堂侄玄孫
兄弟侄孫侄曾孫侄玄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3-2: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從伯叔 曽祖父 再從伯 叔祖父 三從伯叔父四從兄弟四從侄四從侄孫四從侄曾孫四從侄玄孫
高祖父伯叔曽祖父從伯叔祖父再從伯叔父三從兄弟三從侄三從侄孫三從侄曾孫三從侄玄孫
曾祖父伯叔祖父從伯叔父再從兄弟再從侄再從侄孫再從侄曾孫再從侄玄孫
祖父伯叔父從兄弟從侄從侄孫從侄曾孫從侄玄孫
兄弟侄孫侄曾孫侄玄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3-3: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堂伯叔 曽祖父 從堂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親同姓
高祖父伯叔曽祖父堂伯叔祖父從堂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孫族侄曾孫族侄玄孫
曾祖父伯叔祖父堂伯叔父從堂兄弟從堂侄從堂侄孫從堂侄曾孫從堂侄玄孫
祖父伯叔父堂兄弟堂侄堂侄孫堂侄曾孫堂侄玄孫
兄弟侄孫侄曾孫侄玄孫
曾孫玄孫
親屬稱謂表5-1:近代、現代漢語親屬稱謂表
伯叔高祖父 堂伯叔 曽祖父 從伯叔祖父族伯叔父
高祖父伯叔曽祖父堂伯叔祖父從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孫族侄曾孫族侄玄孫
曾祖父伯叔祖父堂伯叔父從兄弟從侄從侄孫從侄曾孫從侄玄孫
祖父伯叔父堂兄弟堂侄堂侄孫堂侄曾孫堂侄玄孫
兄弟侄孫侄曾孫侄玄孫
曾孫玄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