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府

語出《尚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指水、火、金、木、土、谷六者為財貨聚斂之所,古人以為人類養生之本。後有人從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出發,將六府說引入相學,視為面相中六個部位的別稱,並認為從這六部位的虛實盈虧可測斷人一生的祿命財情。

典故

神相全編·十觀》:"取五官六府。"注云:"六府者,天庭、日月二骨為天府……兩顴為人府……地閣邊腮為地府。"具體地說,兩天府的位置是兩輔骨,同時包括周圍的天倉,即額靠近髮際的區域;兩人府的位置在兩顴骨,同時包括從命門到虎耳之間的區域;兩地府的位置在兩頤骨,也包括周圍的地庫。相學中六府之相主要關涉一個人的財帛運數,其充實相輔主人一生錢財豐盈,安享富貴,即使聲位不顯,亦不妨福富;反之,若 缺陷孤露枯暗多瑕,則一生拮据,難免饑寒之苦,即使身居顯位,也不聚財。《太平廣記》引《芝田錄》云:唐李嶠於武則天秉政時拜相,家中卻一直清貧。武則天感嘆地說:"國相如此,有損大國體面。"於是賜其御用羅帳。嶠寢之不安,猶如染疾。只得奏免,仍用舊帳。以相理推之,李嶠當為六府不全之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