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廉生威

公生明廉生威

“公生明 廉生威”, 據王克煜等學者考證這是一則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銘,出自明朝山東巡撫年富之手。最先立此言為碑的顧景祥一生為官清正廉明。後山東巡撫年富用楷體書《官箴》刻石的,作為自己為官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的座右銘。朱鎔基同志曾在多次講話中引證這段古代名言。意思闡釋:公正才能嚴明,廉潔才有威望。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據考證,這塊由明代山東巡撫年富書寫的《官箴》刻石,最先是由泰安知州顧景祥於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四年(公元1 5 0 1 年)八月刻立於泰安府衙的。《官箴》就是做官的座右銘,文中字字警策,句句藥石,說明了為官清正廉潔,就能樹威信;辦事公道正派,就能安定人心。

據載,最先立此言為碑的顧景祥一生為官清正廉明。後用楷體書《官箴》刻石的山東巡撫年富,也是為官清正廉明,剛直不阿。《明史》載,他是一代廉吏。清代的名臣顏希深、顏儉、顏伯燾祖孫三代乃是《官箴》廣泛傳播的繼承人,西安碑林的《官箴》刻石是顏儉之子顏伯燾所為。公元1 8 2 2 年(清宣宗道光二年),他任陝西延綏道台,並攜其父所刻《官箴》刻石上任。一個簡單的“廉”字,分量卻很重,成為明清以來一些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銘。找到這齣處後,楊其廣整理了這些材料,並把碑文做成複印件,寫了一封長信,委託中國人民銀行殷介炎副行長轉呈朱鎔基同志。後來,《官箴》刻石的縮影複印件在一些同志中較為廣泛地傳開。

主要內容

全文曰: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意思是:官吏不害怕我的嚴厲而是害怕我廉潔,百姓不是對我的才能心服而是對我的公正心服;處事公正,那么官吏不敢有所怠慢;做人廉潔,那么百姓不敢有所欺騙。處事公正就能夠明辨是非,能夠做到秉公辦事,能夠獲取民眾的信任。做人廉潔就能夠形成威力,能夠讓人心服,能夠得到百姓的厚愛。

來歷考證

明代郭允禮《官箴》明代郭允禮《官箴》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衙“公生明”字樣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衙“公生明”字樣
河南開封府內的公生明字樣河南開封府內的公生明字樣
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內的公生明字樣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內的公生明字樣

"公生明 廉生威",王克煜考證這是一則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銘,出自明朝山東巡撫年富之手。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塊謂之《官箴》的刻石,是明代山東巡撫年富所撰,體為楷書,莊重而平穩,橫、豎、撇、捺、點落筆和用筆顯得峻峭、渾實、銳利、酣暢,可謂筆筆精到,字字珠璣。據考證,這塊最先是由泰安知州顧景祥於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四年(公元1 5 0 1 年)八月刻立於泰安府衙的。

上世紀90年代筆者在新聞業務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一樁鮮為人知的故事講的是總理朱鎔基同志曾在一次講話中引證了一段古代名言;有位報社總編輯幾年來一直查找這段名言的出處,最後他不僅找到了,而且還把它精心裝裱、懸掛於自己辦公桌的正上方,用作"為官"和做人的座右銘;並寫信轉寄給朱總理。朱鎔基總理在任期間,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領導及秘書的辦公桌玻璃板下,也都壓著這段名言的微縮複印件。一時,形成一種為政清廉的高潮。

1 9 9 3 年9 月2 1 日,金融時報總編輯楊其廣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分行行長反腐敗工作會議,當時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朱鎔基同志到會講話。他說:"1 9 8 8 年我在上海工作時講過,'民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周谷城先生聽到後說這段話講得很好。這段古代名言我從小就會背誦,就不知道是誰說的。你們大家有興趣就幫著查一查,查到出處後能把它完整地背熟就更好了。"隨後,《金融時報》、《泰安日報》在報紙上宣傳過這一"為官之道",也在許多場合多次查詢出處,幾年來他一直把這件事深深印在腦中,四處尋教。金融時報捐資興建的延安金時希望國小建校一周年,楊其廣在趕赴慶賀的歸途中路過西安,來到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偶然在展廳的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發現斑駁脫落的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這段古名言。他在興奮之餘要求博物館搞一個拓片,當時收費要一萬元整。他只好與同事抄下了這段文字。後來他們在博物館的出口找到一本《西安碑林古刻集粹》買下來,在字畫鋪中又買了原文字樣的拓片,這樣,這段古名言的來龍去脈也就找到了。

尋找這段古名言的事已經過去,這段醒世的警策、為官的名言卻深深地烙在了楊其廣的腦海中。他說:"尋找這段碑文,使我真正尋找到了為官的真諦,我們要銘記古人的訓誡,更要牢記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教誨,這些都不能只掛在牆上,要把它落實到現實工作中。"以史為鏡,他首先從自身做起,向報社作出廉政的承諾,並與金融時報社全體領導和采編人員一起以古為訓為誡,增強廉政、勤政的意識。針對金融時報社過去一度存在著既有新聞行業不正之風、又有金融系統陳規陋習的情況,他們建立了一整套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形成領導管下面,下面監督領導的防範機制。1995年初,楊其廣主持制定了《關於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的規定》,總共1 1 條公布於報端,刊登舉報電話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他們在狠抓廉政的同時,注重和勤政結合起來,要求做到三個一致:"說和做一致,當面和背後一致,對自己和別人一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