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叢書

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叢書

——《忠經》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管仲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體也。 ——《省心雜言》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叢書簡介

打鐵還需自身硬

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叢書是華夏出版社根據國家公務員局2011年下發的《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中“忠於國家、服務人民、恪盡職守、公正廉潔”四個專題培訓內容而策劃的一套系列叢書,包括《公忠論》《民本論》《勤政論》《廉潔論》四冊,由中國倫理學會理事李建華教授、湖南人民出版社李建國社長擔任叢書主編,於2013年1月出版,並在2013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了新書首發式。
叢書緊扣大綱、觀點新穎,摒棄說教式論述,以通俗流暢的語言對古今中外關於“公忠”“民本”“勤政”“廉潔”等思想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系統梳理;通過挖掘古今中外著名“公務員”忠於國家、尊民愛民、勤於政務、廉潔為官的事跡,闡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對於為官從政者的重要意義;同時剖析了部分官員忽視職業道德建設的反面教訓,並對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可操作性進行了充分論述。
本叢書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招標課題“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理念與現代踐行研究”(08JZD006)階段性成果。

主編介紹

李建華,1959年生,湖南桃江縣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江學者,現為湖南城市學院院長,曾任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兼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北京大學套用倫理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等職。
主要從事道德心理學、法律倫理學、管理倫理學、行政倫理學等領域的研究,其中道德心理學、法律倫理學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曾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重點項目1項、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曾獲湖南省首屆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四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獎勵。
出版著作15部,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目前正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德治國與執政黨的倫理建設問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法治社會中的德治問題研究”等。
李建國,1954年生,筆名李暉、方維、鄭里、韓世榮,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長、編審,湘潭大學哲學專門史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湖南省新聞出版業領軍人物等。著有《遼瀋戰役研究》《平津戰役研究》《淮海戰役研究》等。

圖書介紹

公忠論

捨己為公,行之以忠
《公忠論》
作者: 張善燚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1月
頁數: 216
定價: 25.00元
ISBN: 9787508072784
【作者簡介】
張善燚,男,1966年12月出生,江蘇連雲港人,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現任中南大學法學院訴訟法研究所所長,兼任湖南省訴訟法學會副會長、湖南省金融法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司法制度與法律倫理。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法學、法律倫理學論文5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省部級課題5項,出版個人專著2部。
【內容簡介】
為公、為民、誠實、敬業,忠於崗位職責。獨立、堅定、謙虛、坦蕩,忠於正義事業。高官講公忠,行文如流水。傳統與現代的交鋒,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古今中外,旁徵博引,獨特的視角,新穎的觀點。且看本書如何論道“公忠”。
經典語錄
忠者,中也,至公無私。——《忠經》
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論語》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
信讒喜優,憎輔遠弼,聖人不出,忠臣解骨。——勾踐
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調君而輔之,次忠也;以是諫非而怒之,下忠也。——荀子
從命而利君謂之順,從命而不利君謂之諂;逆命而利君謂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謂之篡。——荀子
忠君子者,無以易愛民者。——賈誼
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字。——朱熹
心止於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董仲舒
不忠於君,要忠於國,要忠於民,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得多。——孫中山
矜持不苟,捨己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的美德。——方誌敏
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習近平

民本論: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民本論》
作者: 陳力祥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1月
頁數: 224
定價: 25.00元
ISBN: 9787508072760
【作者簡介】
陳力祥,男,1974年6月生,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方向為中國傳統倫理研究、東亞哲學、船山學研究。主持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王船山禮宜樂和的和諧社會理想——以禮之調適為中心”,主持2009湖南省高校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全球化時代中國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的大眾化研究》, 2008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理念與現代踐行研究”之子課題,發表論文40餘篇。著有《王船山禮學思想研究》等。
【內容簡介】
民不舉,何來社稷?以民為本,民定邦安。
民本思想盡顯全書,民本建設順理成章。以對經典故事和經典理論解說為主,深度剖析,娓娓道來。
融時代性與科學性、可讀性和可操作性於一體,引導廣大公務人員樹德修身,以民為本,為推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做貢獻。
【經典語錄】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
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體也。心之所欲,體必安之;君之所好,民必從之。——《春秋繁露》
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墨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國以民為本,人以衣食為本,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唐太宗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胡錦濤
人民所關心的事情就是我們關心的焦點,人民民眾不放心、不滿意的事情就是我們過失的所在。——習近平
政府工作人員除了當好人民的公僕以外,沒有任何權力。——溫家寶

勤政論:王用勤政,萬國以虔

《勤政論》
作者: 周靈方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1月
頁數: 208
定價: 25.00元
ISBN: 9787508072777
【作者簡介】
周靈方,男,1978年10月生,湖南東安人。湖南警察學院副教授,二級警督,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倫理學,公安學基礎理論。近年來,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發表論文20餘篇。
【內容簡介】
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念百姓之疾苦——勤政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境界。恪盡職守,勤於政事,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本書汲取中國近百位傑出政治家的勤政道德精華,為黨員領導幹部學習經典著作提供指引,是提高黨政領導幹部自身修養的最佳讀本。
【經典語錄】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尚書》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詩經》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歐陽修
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官箴》
當臣道務勤,勤則職業修而事無壅塞。——宋·田錫
初仕以勤政為首務,政不勤則百事殆。—— 《初仕要覽》
黽勉從公,夙夜匪懈,謂之勤。——《居官鏡·臣道》
官不勤則事廢,民受其害。教化本於身,能對百姓,然後可以教百姓。——李文耕
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二曰眼勤,三曰手勤,四曰口勤,五曰心勤。五者皆到,無不盡之職。——曾國藩
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習近平

廉潔論:不受曰廉,不污曰潔

《廉潔論》
作者: 譚忠誠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1
頁數: 224
定價: 25.00元
ISBN: 9787508072791
【作者簡介】
譚忠誠,男,1971年7月出生。湖南衡陽人,中南大學哲學系講師,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先秦哲學、中國儒家哲學。在《北京大學學報》《道德與文明》等刊物發表論文15篇。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並參與國家級課題2項。出版個人專著1部。
【內容簡介】
做官先做人,從政德為先。從誠心開始,誠生忠,忠生愛,愛生廉;有了廉心,就會有廉行、廉身,廉潔從政,“廉潔”是為官之德、從政之本、用權之道。歷史表明,吏治關乎國治。廉德彰則政權穩,廉德喪則政權失。本書引導公務員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提升執政能力、運用道德力量、永立時代潮頭。
【經典語錄】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子》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貪者,政之腐也,民之賊也。——《晏子春秋》
禮,與其奢也,寧儉。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
惟儉可以助廉。——《戒弟子》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孟子
為政之道,曰公與清。——《省心雜言》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包拯
廉恥,士君子之大節。——歐陽修治國莫大於懲貪。——《清朝通志》
以循良為楷模,以貪墨為鑑戒——《清世宗實錄》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張伯行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毛澤東
在張口的時候要想一想該不該說,在伸手的時候要想一想後果是什麼,在邁腿的時候要想一想這是不是自己該去的地方。——習近平
面對各種誘惑保持清醒頭腦,珍重自己的人格,珍愛自己的聲譽,珍惜自己的形象,不斷增強辨別是非和抗拒誘惑的能力。——習近平

資料連結

關於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經典名言
德惟治,否德亂。 ——《尚書》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
有德者昌,飾詐者亡,修身而天下服。 ——司馬遷
以德為國者,甘於飴蜜,固於膠漆。 ——董仲舒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俱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司馬光
國家用人凡才優者故足任事,然朕意必才德兼優為佳,若止才優於德終無補於治理耳。 ——康熙
與其無德而近於小人,毋寧無才而近於愚人。 ——曾國藩
道德的基礎在於人類精神的自律。 ——馬克思
有了很好的道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孫中山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毛澤東
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現在,不正之風很突出,要先從領導幹部糾正起,他們改了,下面就好辦。 ——鄧小平
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轉變作風,紮實工作,勤政為民,認真解決民眾迫切需要解決而又能夠解決的問題。——江澤民
要堅持把幹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 ——胡錦濤
打鐵還需自身硬。 ——習近平
必須法德並舉,既要依法用權,又要以德用權,歸根到底用權要講官德。 ——習近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