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然文明

全集然文明


6.類存:萬物皆為某個類別的存在物
。 
12.必存:萬物都是必然存在的(就連“偶然”的存在,也是一種必然)。 
13.需存:萬物都需要其它物質的存在(從而才能更好的存在)。

名詞釋義

全集然文明全集然文明
全集然文明:完全集中自然的文明(用存在物共有的屬性,就
像一根貫穿所有存在物的線,將所有信息完全集中在一起)。

詳細解釋

全集然文明:用同一套邏輯思考萬事萬物。 
其它的文明:一般只能用各專業的邏輯來思考各專業的問題,不能跨越思考。
從字面意思講:
全集然文明就是:完全集中自然的文明(用存在物共有屬性的名詞來集中自然萬物,就像用一條貫穿所有自然物的線,將所有信息完全集中在一起)。
半集然文明就是:不完全集中自然的文明(自然科目越來越多,但這些科目間的共同規律卻沒有研究好,各種信息似乎毫無聯繫,這樣就無法將所有的信息完全集中在一起)。
從專業角度講:
集然架是:專業研究本質和規律的科目 。
全集然文明是:由集然架完全構架的文明形態(是專業研究本質和規律後,衍生出來的文明形態)。
1.人類思維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有沒有可以用來客觀思考的【新辭彙】。
就比如中國以前沒有原子、分子、電子、細胞等辭彙,所以那時候的中國人也就根本就不可能去研究原子、分子、電子、細胞結構、功能和作用等等,於是才會落後西方那么多年!所以如果要打破思維的局限性想到更多東西,就必須增加新辭彙。
2.很多歷史遺留的難題、爭議之所以不能解決,也是因為他們都在使用舊辭彙進行探討爭論,那么就像古人使用豬狗牛羊的舊辭彙去思考地球公轉和身體結構一樣,怎么可能呢?因此就算再讓全世界人用舊辭彙去思考100年也是徒勞無功!所以必須創造新辭彙。
3.因此全集然文明使用十幾年的時間濃縮億萬個自然現象,總結出一些自然萬物共有屬性的【新辭彙】;如果這些詞語真的是自然萬物共有的屬性,那么必然可以作為自然萬物的【共有邏輯】進行各種推理思考(用同一套邏輯思考所有事物)。
於是為了證明這些新辭彙的實用性和客觀性我們將這些詞語套用到人類文明的一些科目中進行推理和研究一些科研空白和漏洞,進而出現了《全集然文明X檔案
4.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新詞語(它們的潛力是巨大的),在思考一些無答案/複雜問題時,可以試著使用這些詞語,也許會出現奇蹟。

根源規律

全集然文明認為:所有事物都屬於存在物,而只要是同一個類別的事物,就必然有其共同的規律,進而可以用這些事物共有的規律像一根穿插所有事物的線,將所有信息都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這些事物共有的屬性/規律,就是所謂的“根源規律”(世界最根本的規律,所有事物都共有的規律,它是所有其它規律的根源),據稱已經有了15個根源規律的猜想:
1.可存:萬物皆可以存在(就連“不存在”也是一種存在,作為現象的存在)。

2.儲空:萬物皆為存儲空間(萬物都可以代入句型:在xx里。xx就是:儲空)。

3.拼源:萬物皆為拼合資源的結果(原子拼合成分子、分子拼合成細胞等等)。

4.衍然:萬物皆有衍生物(自然繁衍自然以至無限)。

5.集然:萬物皆在自我集中(擴散只是朝著外圍空間集中的現象)。

6.類存:萬物皆為某個類別的存在物
。
7.聯存:萬物皆為互相聯繫的存在物
。
8.殊存:萬物皆為唯一的特殊存在物
。
9.導存:萬物皆有引導其存在的東西(一次導存是本質和規律,二次導存是思想意識)。

10.續存:萬物的各種程度都連續存在(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矮到高、從疏到密等)。

11.周存:萬物的衍生物周而復始存在(人類存在,而其生死、七情六慾也會周而復始)。

12.必存:萬物都是必然存在的(就連“偶然”的存在,也是一種必然)。

13.需存:萬物都需要其它物質的存在(從而才能更好的存在)。

14.助存:萬物都幫助其它物質的存在(互相幫助,互惠互利)
。
15.共存:萬物都以某種方式共同存在(就像動物生態的共存)。

註:
1.這些事物共有的規律,不單單適用於物理意義上的物質,還適用於抽象事物。
2.文字有限,表達不周詳,這些規律內部還有很多細分規律(也是最實用的部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