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棕扇

棕竹

棕竹又叫觀音棕竹、棕櫚竹、筋頭竹,常綠叢生灌木。體形略似棕櫚,但質薄、尖細如竹葉。棕竹原產我國的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日本等國也有分布。棕竹屬叢生灌木,高1~3m,莖圓柱形,色綠如竹,不分枝,上部具有褐色粗纖維質葉鞘。棕竹秀麗青翠,四季常青葉形優美,株叢緊湊。適宜中庭、花壇、窗外植之,北方則可擺放在廳堂、居室內或賓館餐廳門口,頗為雅致美觀,其熱帶風韻給人以清涼愉快之感。若於淺盆中栽3~5株矮生細葉品種,使之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在旁邊另配以秀石,將更有雅趣。

棕竹扇骨

以棕竹作扇骨是頗為常見的,例如紹興特有的全棕本(青灰)黑紙扇的扇骨就是用棕竹為材料。棕竹的扇骨很少帶刻工,這大概和他自身的顏色有關,本身就顏色暗淡,再刻上什麼也不明顯,其上面規則的羽毛條紋與刻工交混在一起反而顯得亂。棕竹扇骨上只見過一些很簡單的刻工。明末之時棕竹扇骨曾被視為懷袖雅物。那些紫檀、象牙、烏木扇骨反而被視為俗物。棕竹扇骨被製成九檔、十一檔、十六檔大扇骨的不多見,最常見的是三十檔以上的扇骨,如四十檔、六十檔的黑紙扇,幾乎一律用棕竹作扇骨。這與棕竹自身的材質有關係。棕竹較細,一旦破開後作大骨,中間已露凹芯,所以找寬骨之材較難,但做小骨,其彈性韌性俱佳。棕竹常與象牙相配,如象牙大骨配棕竹小骨,也顯得黑白分明,甚覺妍麗。

歷史淵源

全棕扇在清乾隆年間已見雛形,到清晚期達到了頂峰時期。清光緒元年(1875)創建於紹興周家橋。老闆王星齋,系祖傳制扇名手,其妻陳英,為紙扇舒貼灑金巧匠。光緒十九年後,王星記在杭州、上海、香港等地開設門市部,專事紙扇銷售。其製作工場仍設在周家橋,由其嫡傳高徒章金木坐鎮生產。
1956年,紹興王星記扇莊與杭州王星記扇莊分設,單獨成立紹興王星記扇廠。如今,紹興周家橋一帶成了現今中國唯一能生產棕竹黑紙扇的地方,制扇藝人僅剩寥寥幾人。黑紙扇以純桑皮紙為扇面材料,採用高山柿漆為製作的粘料,製作工藝十分複雜、精到。有關外界傳說中黑紙扇生產的86道工序,現今已經很少有人能說的清楚了。
扇莊精製的高級黑紙扇曾被選為“貢扇”進入王宮,深受宮廷貴族和文人雅士所喜愛。黑紙扇曾在義大利米蘭、巴拿馬和西湖萬國博覽會上屢次得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