僳僳族竹書文字研究

第四章為竹書自造字研究。 第五章為竹書借源字研究。 第六章為竹書異體字研究。

內容介紹

在雲南省維西縣,一位名叫汪忍波的傈僳族人於20世紀20年代獨自創
制了傈僳族本民族的文字。由於這種文字是刻劃在竹片上,所以被稱為“
竹書”。
筆者以汪忍波編的《識字課本》為研究對象,通過田野調查,第一次
對這種人類文字史上的特例作較為全面而系統的研究,以期對普通文字學
、比較文字學、文字史及其他民族文字的文字學角度上的研究提供一定的
參考。
本書共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章為緒論。本章主要介紹竹書文字的創製概況和文字材料以及竹
書文字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闡明研究這種文字的特殊意義並對相關的研究
思路和處理方法作說明。
第二章為竹書文字的考釋。本章以方國瑜《納西象形文字譜》中東巴
文的文字分類為分類標準,一共考釋了243個竹書字形,儘可能全面地考釋
各字形的造字方式,並對考釋中所運用的方法作了說明與研究。
第三章為竹書文字元號與傈僳語語言單位的對應關係。本章分析了傈
僳語的語言特徵,首次整理了《識字課本》中竹書字形所對應的傈僳語的
音節,闡述了竹書可以完全記錄傈僳語的所有音節,因此它是一種音節文
字。
第四章為竹書自造字研究。竹書的自造字主要包括象形、指事和會意
。文中分別對這幾種造字方法作了分析。基本結論為:1.竹書的象形字的
抽象化程度較高,其文字從創製之初就已基本達到了筆畫線條化的程度。2
.竹書的指事字字數較多,指事字的類型繁多,可以分為純符號指事字和
加符號指事字兩類。純符號指事字又可以細分為獨體純符號指事字和合體
純符號指事字兩種。加符號指事字可根據字形的結構情況細分為兩種:一
種是象形字+抽象符號指事字,另一種是會意字+抽象符號指事字。3.竹書
的會意字分為以下幾種:象形+象形、象形+不定物、象形+指事字。4.竹
書的造字過程是一個抽象化的飛躍過程,它沒有經過象形符號一象形抽象
符號一抽象符號的漫長過程,絕大多數字形在造字之初就直接採用了抽象
符號來表意和表音。通過對竹書自造字的研究可知,竹書是一種具有表意
功能的原始的音節文字。
第五章為竹書借源字研究。本章研究了竹書借源字的兩大類型:借源
複合字、借源字。其中借源複合字又可分為單純借源複合字和加符號借源
複合字兩種。借源字又可分為單純借源字和變形借源字。借源字的研究證
明了竹書是採用漢字的符號體態同時又仿照納西哥巴文音節文字一個字記
錄一個音節的特徵,並借用少數漢字和哥巴文的一種民族自創文字。
第六章為竹書異體字研究。竹書的同音字就是異體字。竹書的異體字
和漢字的異體字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即它不是人們在不同時代、不同區域
並使用不同材料而引發的不同造字構思造成的,而是在特定的時間內在納
西文化、漢字文化影響下的獨創結果,它帶有時代、地域和多元文化融和
的個性特徵。竹書造字取象的多樣性是造成竹書異體字的根本原因。種類
繁多的異體字,對竹書造字時代的文化具有鏡像作用和確證功能。竹書異
體字的存在,說明了竹書是一種不完備、不成熟的音節文字。
結語部分對竹書的性質特徵作了總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