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刑法及其終結

倫理刑法及其終結

一、刑法的擴張性 二、刑法的工具性 三、倫理刑法的近代轉向

圖書信息

作 者: 任喜榮
叢 書 名:邊緣刑法學叢書

倫理刑法及其終結倫理刑法及其終結
出 版 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6045189出版時間:2005-01-01版 次:1頁 數:262裝 幀:平裝開 本: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刑法

內容簡介

《倫理刑法及其終結》通過論證法律與道德的關係,論述了“論理法”是在中國古代特色的歷史背景下產生並與儒家的道德觀緊密聯繫的,是世界範圍內早期的“道德法”基本刑態之一。闡述了論理刑法的缺陷在於道德標準取代了法律標準,得出了當代中國刑法運行必須考慮與中國社會道德互相支撐的結論。
中國古代刑法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豐富,從精神、制度到司法技術都對當代中國的刑事法制發生著或深或淺的影響。因此,刑法學的理論研究在比較和借鑑的意義上,不僅應該關注西方成熟的理論和實踐。而且應該將目光投向自身的傳統。正如《倫理刑法及其終結》作者所指出的:“我們很難在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刑法中直接找到傳統刑法的影子,但新的刑法不是憑空的創造,雖然它是對過去的有意識的反動,但也是對先前存在的制度和思想的再創造。”
對法律制度的歷史分析通常基於如下三個目的:其一,發掘歷史資料,恢復歷史原貌;其二,探究制度的性質、發展流變及其社會背景,揭示制度運行的歷史規律;其三,反思制度運行的內在邏輯,通過對制度的主要矛盾及其平衡機制的分析,為現實的制度建設提供借鑑。這三個方面既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又大致表現出由具體到抽象再到更高的具體、由微觀到巨觀的逐層深入的理論思辨過程。其中第一個方面可以說主要屬於傳統的史學領域,後兩者則需要在方法論意義上引人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從而帶動社會科學交叉學科的發展,就法學的具體學科而言則意味著研究領域的拓展。《倫理刑法及其終結》的研究主要是基於第二和第三個方面的目的進行的,就論題而盲,包含著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在《倫理刑法及其終結》中作者提煉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同樣是我感興趣的。首先,我們應該在什麼意義上理解中國古代法是倫理法的“事實”?法律與道德界限的模糊性,從世界的眼光看,是否只是中國古代法的特點?對此作者在分析法律與道德的普遍聯繫基礎上,提出 “道德法”是世界各國早期法律的基本形態,反對泛泛的基於中國古代法律與儒家倫理緊密相連的事實,簡單地將中國古代法界定為倫理法,而是應該通過分析這種連線的特殊性,把握中國古代法的倫理品 格。同時作者也認為從“中國古代法是倫理法”的結論中完全可以得出“中國古代刑法是倫理刑法”的結論,因為所謂“中國古代法”幾乎全部都是刑法。但作者又認為這種結論不應該是輕易做出的,對倫理刑法的分析必須基於立法、執法、守法的全過程,否則,結論將是不全面的。
其次,倫理刑法長期維護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它是如。何協調其內外矛盾,從而保持長久的生命力的?這個問題的解答將涉及古代刑法的合理性,以及在近代走向終結的內在根據問題。對這部分內容的思考和解答正是《倫理刑法及其終結》的精華所在。與人們通常意義上從社會
的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倫理法的合理性不同,作者卻從法律與道德作為社會規範的客觀矛盾出發,通過對比古今對這兩種規範的矛盾的不同解決方式,進一步確認了古代刑法的倫理品格。正如作者所言:“法律與道德之間的衝突是客觀的、永恆的,與近現代刑法學通過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應原則確立刑法相對於道德的獨立性,客觀地看待二者的衝突不同,倫理刑法通過確立刑法對道德的依附地位、消解二者之間的界限的方式解決它們的衝突,刑法的倫理屬性由此進一步被明
確。”作者通過“罪與惡”、“責與情”、“罰與德”這三對基本範疇,分析了倫理刑法的內在衝突及其解決機制;通過罪刑法定、罪刑相應與原心論罪、同罪異罰的矛盾共存分析了倫理刑法的外在衝突及解決機制。
再次,在近代化的背景下,倫理刑法的固有矛盾如何走向激化,從而導致整個古代刑法制度的崩潰的?在作者看來,法律與道德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在根本上消解的,所能做到的只能是適度的平衡,從這個角度看,古代刑法已經達到了極為精緻化的程度,但由於古代刑法試圖消解二者之間的矛盾,也就注定了其必然滅亡的命運。
最後,從倫理刑法的發展和消亡,如何看待刑法的民族性這樣一個宏大的課題?對《倫理刑法及其終結》而言,這個問題顯然過於“宏大”了,作者的研究僅僅是開始,作者通過實證的分析和邏輯的推演,向我們說明了倫理刑法的終結只是一種制度性終結,倫理刑法的傳統將長期延續。
·查看全部>>

目錄


自序
導論 法律與道德的關係辨正
一、法律與道德關係的歷史考察
二、法律與道德的必然聯繫
三、兩個結論
第一章 中國古代刑法的倫理品格
一、中國古代的秩序與正義觀
二、中國古代法的“倫理學”
三、中國古代刑法是“倫理刑法”
第二章 倫理刑法的內在衝突及其解決
一、罪與惡的衝突及其解決
二、責與情的衝突及其解決
三、罰與德的衝突及其解決
第三章 倫理刑法的外在矛盾及其解決
一、罪刑法定與原心論罪的矛盾及其解決
二、罪刑相應與同罪異罰之間的矛盾及其解決
第四章 倫理刑法之流弊
一、刑法的擴張性
二、刑法的工具性
三、法律虛無
四、刑官群體的非職業化
第五章 明清時期倫理刑法的內部量變
一、思想上的量變
二、制度上的量變
第六章 近代化背景下倫理刑法的價值失落
一、近代社會的秩序與正義鳳
二、近代刑法的價值取向
三、倫理刑法的近代轉向
第七章 倫理刑法的近代轉向
一、清末刑法改制
二、刑法制度的近代轉換
三、刑法價值取向的近代轉換
第八章 倫理刑法的制度性終結與倫理刑法傳統的長期延續
一、兩種終結模式
二、終結之表現
三、倫理刑法傳統與刑法民族性
參考文獻
內容摘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