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簡稱IT)特指與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相關的技術。信息技術教育不是單純技術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術研究和開發為目標的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內函由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兩大部分組成。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人的發展。

概念

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為學習者提供資源(這裡的資源指的在學習過程中可被學習者利用的與信息技術有關的一切要素)和環境,具有與其他科學整合的特性,是學習者全面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是教育走向信息化、產業化、民主化、經濟化的支持性技術基礎。從技術哲學角度來說,信息技術教育主要由經驗形態技術、物化形態技術和知識形態技術等三大類要素構成。三者之間存在密切關係,共同促進教育信息化向前發展。

研究對象和範疇

信息技術教育是教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達到高級階段的產物的觀點突出強調了信息技術作為教育手段的作用,忽視了信息技術本身作為教學內容在教學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視了信息技術不僅套用於教育領域還廣泛套用于軍事、商務、資詢、運輸等領域,這些套用作為教學內容的講授是教育技術所沒有的。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1)研究對象:是在信息技術作為教育觀念、內容、工具、手段的前提下,對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的信息化,以及教師的教,學習者的學的教學與學習的最佳化過程。

(2)範疇:○1設計○2開發○3分析研究○4套用○5評價○6管理。

在信息技術的六個研究範疇中,教學設計是信息技術在整個教育科學領域具有最大理論貢獻的一個範疇,而分析研究是它的必要前提,我們可以說設計是信息技術知識形態要素的核心成分,而分析研究則是貫穿信息技術教育研究的始終,特別是在設計階段之前的有效前提。

計算機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的區別

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1)信息技術教育是隨著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在我國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下面的四種形式:課外活動活動課計算機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2)計算機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的區別:計算機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理念計算機是工具計算機及網路是教育資源和環境心理知、行過程知、行、情三者的互動過程性質技能教育素質教育目標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學會資源和環境的利用目的學會運用計算機學會學習方法技能培訓資源、環境的運用模式教師指導下的學互動、協商、意義建構。

計算機教育向信息技術教育的轉變

信息技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信息技術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信息技術教育要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信息技術教育與其它學科的整合,而不是計算機輔助教學
信息技術教育的環境基礎是全程全網,互聯互通的“校校通”網路,而不是各自獨立的網路教室和校園網;
信息技術教育的資源是通過集成的資源庫,而不是課件或者積件;
信息技術教育的資源使用方式共享,而不是個別占有;
信息技術教育是所有中國小教師的工作,而不僅僅是計算機教師的事;
信息技術是一門中國小生必修的課程,而不是勞技課或活動課的內容,也不同於計算機課。

《信息技術教育》雜誌

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已改名《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類別

《信息技術教育》雜誌是一份“引領課程整合,服務教學需要”的中央級信息技術教研刊物,全國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
主 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 辦: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1241
國內統一刊號:CN11-4993/TP
郵發代號:82-676
本刊讀者不僅適合於信息技術教育人員,而且更適合於廣大師生,閱讀本刊,將會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的掌握,有利於信息教育的普及

讀者

讀者群體: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教育科研人員、政府主管信息化人員、教學設備採購人員、校長(主任)、一線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

發行範圍:《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誌全國發行(含港澳地區),覆蓋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轄市、縣的教育主管機構:教育廳(局/委)、電教館、教研室、教育技術裝備中心(站)、各中國小校。

欄目設定

1.專題:教育信息化時事、熱點的及時、全面、深度報導
2.學術前沿:對話/訪談/觀點圓桌;架設產學研溝通、交流的橋樑
3.巡禮:區域、學校信息化經驗策略
4.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課程教法、學法的研討,教與學的設計及點評
5.課程整合:課程整合:整合案例的展示與剖析;整合實踐的所思所感
6.技術與套用:技術如何為教育教學所用:教學資源、課件、教育平台
7.域外採風:國外信息技術教育熱點、現狀、思潮等的展示與分析
8.課題線上:優秀課題展示,科研成果交流、課題資訊報導
9.數字社區教育敘事,數字前沿,網刊互動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