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理論與道路選擇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理論與道路選擇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理論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領域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機理分析

基本信息

作 者:甘中達 著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ISBN:9787121080050齣版時間:2009

-01-01版 次:1頁 數:434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工業經濟

內容簡介

主要研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規律,總結各國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經驗,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發展道路,以我國主要經濟區域和河北省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典型案例加以介紹和分析。

作者簡介

甘中達,l958年9月生,先後畢業於空軍政治學院、河北經貿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分別主修政治理論、貨幣銀行、產業經濟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北省政府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正廳級副主任。長期從事工業經濟管理、高技術產業化、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先後組織領導或參與了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大型支柱型企業集團組建,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化發展與推進等研究和實施工作。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關於基於信息資源規劃的信息化建設管理模式試點和我國首個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工作。曾發表《河北經濟發展大綱研究》、《對河北工業經濟進行戰略性改組改造實證分析及對策研究》、《構築來來河北高技術產業發展主骨架》、《關於我國縣域經濟信息化建設大綱研究》、《關於基於信息資源規劃的信息化套用建設與管理模式探索與研究》等多篇論文。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交流掛職任副司長期間,牽頭組織研究了“關於貫徹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若干意見”、“進一步支持我國信息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信息化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指導意見”等重要政策或意見。

目錄

理論篇
第1章 工業化理論
1.1 工業化的內涵與類型
1.1.1 工業化的內涵
1.1.2 工業化的類型
1.2 工業化的階段劃分
1.3 馬克思主義工業化理論
1.3.1 馬克思、恩格斯的工業化理論
1.3.2 列寧的工業化理論
1.3.3 史達林的工業化理論
1.4 西方發展經濟學工業化理論
1.4.1 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
1.4.2 羅丹的大推動理論
1.4.3 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
1.4.4 赫希曼的不平衡發展理論
1.4.5 佩魯的增長極理論
1.4.6 梯度轉移理論
1.4.7 反梯度轉移理論
1.5 我國工業化理論的演變
1.5.1 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出之前的理論思想
1.5.2 新型工業化理論
第2章 信息化理論
2.1 信息化的內涵與層次
2.1.1 信息化的興起
2.1.2 信息化的定義
2.1.3 信息化的內涵
2.1.4 信息化的外延
2.1.5 信息化所包含的要素
2.1.6 信息化的層次
2.2 信息化與經濟成長
2.2.1 技術革命與經濟成長
2.2.2 信息技術革命與計算機悖論
2.2.3 信息技術革命促進經濟成長的機制
2.3 信息化與社會轉型
2.3.1 信息化與社會就業結構和方式
2.3.2 信息化與社會群體結構
2.3.3 信息化與社會組織結構
2.3.4 信息化與社區結構
2.3.5 信息化與社會觀念結構
第3章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理論
3.1 信息化與工業化關係的一般分析
3.1.1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主要區別
3.1.2 不同視角對信息化與工業化關係的認識
3.1.3 對信息化與工業化關係的進一步認識
3.2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內涵及發展領域
3.2.1 對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內涵的理解
3.2.2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領域
3.3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機理分析
3.3.1 結構最佳化和內生增長:融合的經濟學基礎
3.3.2 產業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實現依據
3.3.3 傳統產業信息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核心焦點
3.4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發展機制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