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學院圖書館

2005年10月,由清華大學設計院設計的圖書館智慧型化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館舍建築面積達2.4萬平方米。 保定學院圖書館重視館藏建設,不斷提高文獻資源質量。 保定學院圖書館注重現代技術及設備在圖書館建設中的作用,加速推進圖書館網路化、信息化和數位化建設。

保定學院圖書館的前身系始建於1904年的“保定初級師範學堂”圖書館,後隨學校多次易名,1978年改建為保定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1998年和1999年先後合併保定市教育學院圖書館和保定師範學校圖書館,2007年3月,隨學校升格為本科層次的普通高校圖書館,改稱保定學院圖書館。
2005年10月,由清華大學設計院設計的圖書館智慧型化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館舍建築面積達2.4萬平方米。目前本館有正式工作人員60名,設有辦公室、文獻資源建設部、文獻資源流通部、文獻資源閱覽部、信息教育與服務部、數字與網路技術部等業務部門,下設文學、藝術、社會科學Ⅰ、社會科學Ⅱ、自然科學、外文、基礎教育和期刊合訂本等借閱室,樣本圖書、現期期刊、報紙等3個閱覽室,教師參考室1個,教師研究廂17個,電子音像閱覽室2個,學生自閱室5個,擁有閱覽座位2621席。
保定學院圖書館重視館藏建設,不斷提高文獻資源質量。根據本院課程設定和教學科研情況,有計畫、有針對性地蒐集、採購所需各類文獻資料,經過長期積累,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比較系統完善的藏書體系,截至2011年12月底,我館館藏紙質文獻93.1萬冊(件),數字圖書31餘萬冊。該館每年訂購中文期刊1200餘種,報紙百餘種,自輯專題剪報76種。我館重視古籍的整理與研究工作,收藏有線裝古籍8980冊,已經專家鑑定確認的珍善本有16種共1428卷,另藏有原國立北平圖書館館長袁同禮先生和著名翻譯家張友松先生的贈書。近年來,該館加強了數字文獻資源建設,現為“書生之家”、“九羽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重慶維普”、“愛迪科森”、“人大複印資料”等學術資源庫鏡像站點,擁有學術期刊、重要報紙、重要會議、優秀博士碩士論文、中國文學史研習系統全文數據、網上報告廳視頻資料庫及新東方多媒體資源庫等,開通試用資料庫 15個,並根據用戶需求與反饋情況,試用、採購、開發新的數字資源。
保定學院圖書館注重現代技術及設備在圖書館建設中的作用,加速推進圖書館網路化、信息化和數位化建設。目前我館已配置數據交換機、大型伺服器、磁碟陣列等數據存儲設備;備有自動消防、攝像監控、磁感應通道等現代化安防設施;我館採用妙思文獻集成管理系統進行文獻信息建設,實現了書刊採購、編目、典藏、流通、閱覽和檢索的全部自動化管理。我館重視圖書館網站建設和基於網際網路平台的讀者培訓與信息導航工作,加強信息發布與意見建議的收集,密切與讀者的交流溝通。
保定學院圖書館重視館員隊伍建設,全館工作人員通過業務學習、技能訓練不斷提高自身科研素質和業務水平,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2011年該館館員共發表論文212篇,其中核心期刊13篇,人員素質的提升為我們開展各種新型的服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該館先後榮獲華北圖協“2007-2009年度先進圖書館”、河北省圖書館協會“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同時該館重視員工的業餘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全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該館連續榮獲年度院級優秀集體、院級先進工會小組,在教工運動會、桌球團體賽羽毛球團體賽中屢獲佳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