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延廣

侯延廣(約947-990),宋代平遙(今山西)人。侯益孫。父侯仁矩死,補西頭供奉官。西北有邊患,遷崇儀副使,充同、鄜、坊、延、丹緣邊都巡檢使。驍勇善騎射,上任,戎人聞之不敢為寇。淳化二年(991),李繼遷擾夏州,從李繼隆率師問罪,擊敗繼遷,知延州事兼緣邊都巡檢使。病卒。

宋知延州事兼緣邊都巡檢使

侯延廣附錄:侯延廣,侯益孫。父侯仁矩死,補西頭供奉官。西北有邊患,遷崇儀副使,充同、鄜、坊、延、丹緣邊都巡檢使。驍勇善騎射,上任,戎人聞之不敢為寇。淳化二年(991),李繼遷擾夏州,從李繼隆率師問罪,擊敗繼遷,知延州事兼緣邊都巡檢使。病卒。
延廣,初在襁褓中,遭王景崇之難,乳母劉氏以己子代延廣死。劉氏行丐抱持延廣至京師,還益。延廣父歷通、祁、雄三州刺史,悉以補牙職。仁矩在雄州日,方飲宴,虜數十騎白晝入州城,居民驚擾。延廣引親信數騎馳出衙門,射殺其酋長一人,斬首數級,悉禽其餘黨。延廣持首級以獻,仁矩喜,拊其背曰:“興吾門者必汝也。”監軍李漢超以其事聞,詔書褒美,賜錦袍銀帶。仁矩卒,補西頭供奉官。從党進討太原。太平興國初,預修永昌陵,出護延州軍兼緣邊巡檢,善撫士卒,下樂為用,戎人畏服,遷閣門祗候。會西北戎入寇,邊人擾亂,求可使徼巡者。近臣言:“延廣將家子,習邊事無出其右。”延廣時被病,強起之,遷崇儀副使,充同、鄜、坊、延、丹緣邊都巡檢使。延廣力疾入辭,太宗賜以各藥及方,遣太醫隨侍,其疾亦尋愈。戎人聞延廣之至,不敢復為寇亂。叛卒劉渥嘯聚亡命數百人,寇耀州富平縣,謀入京兆,其勢甚盛。所過殺居民,奪財物,縱火而去,關右騷然。延廣率兵數百,自間道追之,會渥於富平西十五里,渥眾已千餘人,相持久之。渥素憚延廣,傳言:“我草間求活,觀死如鴻毛耳,侯公家世富貴,奈何不思保守,而與亡卒爭一旦之命於鋒鏑之下。”延廣怒,因擊之,挺身與渥斗大樹下,斷渥右臂,渥脫走,乘勢大破其眾。渥創甚,止谷中,後數日為追兵所獲。渥素號驍勇無敵,至是為延廣所殺,群盜喪氣,餘黨稍稍自歸,關右以定。上嘉之,擢拜崇儀使。淳化二年,李繼遷始擾夏台,即命延廣領獎州刺史、知靈州,賜金帶名馬。
會趙保忠陰結繼遷,朝廷命騎將李繼隆率兵問罪,以延廣護其軍。既而夏台平,保忠就縛。手詔褒美,錫賚甚厚。師還,留為延州鈐轄。會節帥田重進老耄,郡中不治,以延廣同知州事兼緣邊都巡檢使。先是,延廣知靈州,部下嚴整,戎人悅服,李繼遷素避其鋒。監軍康贊元害其功,誣奏延廣得虜情,恐後倔強難制。遽詔還,以慕容德豐代之,部內甚不治。至道間,繼遷寇靈州,朝廷謀帥,同知樞密院事錢若水稱延廣可使,就拜寧州團練使、知靈州兼兵馬都部署。賜白金二千兩,歲增給錢二百萬。戎人塞道,郵傳饋餫皆不通,延廣獨引數十騎之鎮,戎人素服其威名,皆相率引避。二年春,被病,上遣御醫馳驛視之。醫至,疾已亟,延廣謂中使李知信曰:“延廣自度必不起,家世受國恩,今日得死所矣,但恨未立尺寸功以報上耳。”言訖而卒,年五十。上聞之為出涕,賵賻甚厚,以其子為六品正員官。子紹隆,東染院使帶御器械。紹隆子宗亮,右侍禁、閣門祗候。
公元970年2月1日,北宋王朝在萬州梁山縣(重慶市萬州區)設立軍事管理區(軍)。
2月8日,北宋王朝雄州(河北省保定市雄縣)州長(刺史)侯仁矩去世。皇帝趙匡胤特別派遣太監主持他的葬禮,喪葬費用由政府供給。侯仁矩的兒子侯延廣,也勇敢而有謀略,侯仁矩在雄州(河北省保定市雄縣)的時候,有次正在舉行宴會,正好遇到遼王朝(首都上京——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幾千騎兵突然闖入城中,城中居民大為恐懼,侯延廣率領幾名親信前往迎戰,射殺遼王朝(首都上京——內蒙古巴林左旗南)突擊部隊軍官一名,幾名突擊部隊戰士被斬首,其他的突擊部隊成員全部被生擒。侯仁矩十分高興,撫摸著侯延廣的背說:“以後能振興我們家族的,肯定是你!”這件事被上報後,皇帝趙匡胤下令賞賜給侯延廣錦袍、銀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