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三國

你不知道的三國

《你不知道的三國》主要內容:對《三國演義》這樣部家喻戶曉的作品,歷來是讀之者多,議之者眾。其中有許多渾刻透徹、啟人思考之論,有許多新穎別致、益人心智之見,只要從作品本身出發,持之有故,言之有理,都是應當歡迎的。不過,無庸諱言,由於立足點不同,思想觀忿不同,目的和心態不同,在眾多的評說中,也有不少是脫離文本但求口舌之快的戲說,有一些自以為是主觀猜測的臆說,甚至有少數蠻橫霸道厚誣古人的瞎說,其中自然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乃至曲解。作為一個《三國》研究者,作者的立場是:拒絕戲說,避免臆說,反對瞎說。在寫作這些以學術為根基,立足於普及的文章時,作者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正確、有益、有趣”。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作者:沈伯俊著

出 版 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1

版次:1頁數:191字數:160000 印刷時間:2008-1-1開本:大32開紙張:膠版紙 印次:1I S B N:9787807412038包裝:平裝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漢末三國是人們最關注的—段歷史,《三國演義》是人們最喜愛的一部小說。對這段歷史,這部小說,你究竟知道多少?某些戲說、臆說、瞎說對你有無影向?這是—部兼具學術性、知識性、可讀性的書,希望為你帶來正確、有益、有趣的新知。請聽著名的《三國》專家沈伯俊教授娓娓道來。

國內的《三國演義》研究專家可謂多矣,但我服膺的則是比我小十五歲的沈伯俊。……他對於《三國演義》的研究真正稱利是“到家”了。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遼)

作者多年致力於《三國》研究工作,學術成果纍纍、得到了學界的高度評價、令人敬佩不已!

——(國家圖書館研究員陳翔華)

二十年來,浪花淘盡英雄,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終於卓然名家者,唯作者而已。作者在此領域,不只獨樹一幟。環視古今,用力最勤,貢獻最大,亦非作者莫屬。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劉勇強)

多年以來,一直專注於《三國演義》研究,自成體系,碩果纍纍,而又心無旁騖者,作者當為第一人。

——(河南省社科院文學所副所長、研究員衛紹生)

作者研究《三國演義》二十餘年,功力深厚,學問紮實,所以成為令人敬佩的《三國演義》研究權威。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董保中)

內容簡介

對《三國演義》這樣部家喻戶曉的作品,歷來是讀之者多,議之者眾。其中有許多渾刻透徹、啟人思考之論,有許多新穎別致、益人心智之見,只要從作品本身出發,持之有故,言之有理,都是應當歡迎的。不過,無庸諱言,由於立足點不同,思想觀忿不同,目的和心態不同,在眾多的評說中,也有不少是脫離文本但求口舌之快的戲說,有一些自以為是主觀猜測的臆說,甚至有少數蠻橫霸道厚誣古人的瞎說,其中自然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乃至曲解。作為一個《三國》研究者,作者的立場是:拒絕戲說,避免臆說,反對瞎說。在寫作這些以學術為根基,立足於普及的文章時,作者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正確、有益、有趣”。

作者簡介

沈伯俊,1970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外文系。1980年到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從事古典文學研究。歷任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哲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開大學教授、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

主要著作有:《中國古典小說新論集》(合著)、《三國演義辭典》、《校理本三國演義》、嘉靖元年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整理本、《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整理本、毛本《三國演義》整理本、《三國演義》評點本、《三國漫話》、《三國演義新探》、《西遊記》校注本、《圖說三國》(主編並撰文)、《沈伯俊說三國》、《賞味三國》、《神遊三國》、《羅貫中與<三國演義>》等。校點《後水滸傳》、《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等6部明代小說及史書《三國志》。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短評、札記、隨筆等200餘篇。被國內外同行譽為“權威的《三國》專家”。

目錄

說不完的《三國》(代前言)

羅貫中的籍貫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是謀略嗎?

“桃園結義”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三國演義》究竟寫了多少人物?

羅貫中怎樣寫曹操?

具有永恆價值的曹操形象

曹操與他的謀士們

曹操和張飛是親戚

王朗是被諸葛亮罵死的嗎?

鄧艾與鍾會

劉備的家譜是否可靠?

明君而兼梟雄的劉備

如何看待劉備的“長厚似偽”?

劉備墓在奉節嗎?

文摘

羅貫中的籍貫究竟在哪裡?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三國演義》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對於他的生平,我們所知甚少。不說別的,就連他是哪裡人,至今尚無定論。

明清以來,對羅貫中的籍貫主要有四種說法:(一)東原(今山東東平)人;(二)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三)杭人,或錢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四)廬陵(今江西吉安)人。20世紀30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20幾年來,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集中表現為“東原”說與“太原”說的爭論。

“東原”說的基本依據,一是庸愚子(蔣大器)寫於弘治甲寅(弘治七年,1494)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序》中明確提到“東原羅貫中”;二是嘉靖壬午(嘉靖元年,1522)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二十七年(1548)葉逢春刊本《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萬曆十九年(1591)周日校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萬曆三十三年(1605)聯輝堂刊本《三國志傳》,以及夏振宇本、《英雄譜》本、種德堂本、湯賓尹本等明代《三國演義》刻本的署名均為“東原羅貫中”。

“太原”說的基本依據則是明初《錄鬼簿續編》的記載:“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年,競不知其所終。”

其實,《錄鬼簿續編》的記載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它記的是雜劇作家羅貫中,在上引那段話後,僅列其雜劇三種:《風雲會》、《蜚虎子》、《連環諫》,而未涉及其他作品。那么,這位雜劇作家羅貫中,是否必然等於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這原本是需要證明的;然而,卻從來沒有人證明過!有人說,《錄鬼簿續編》的作者與羅貫中相識和“復會”時,羅貫中還沒有寫小說,直到他晚年才開始寫《三國演義》,所以《續編》沒有提到《三國》。但這只是一種推測,並無任何證據。儘管如此,由於資料實在太少,包括筆者在內的絕大多數學者都不忍心否定這條記載,只是對其解讀存在不同的意見。

關於“東原”說。劉知漸先生指出:“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有一篇庸愚子(蔣大器)在弘治甲寅(1494)年所作的序,文中稱羅貫中為東原人。這個刻本很早,刻工又很精整,致誤的可能性較小。賈仲明是淄川人,自稱與羅貫中‘為忘年交’,那么,羅是東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錄鬼簿續編》出於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東’字草書之誤。”(《重新評價(三國演義)》,載《社會科學研究》1982年第4期)王利器先生也持同樣的看法,並說:“我之認定羅貫中必是東平(即東原)人,還是從《水滸全傳》得到一些訊息的。《水滸全傳》有一個東平太守陳文昭,是這個話本中唯一精心描寫的好官。東平既然是羅貫中的父母之邦,而陳文昭又是趙寶峰的門人,也即是羅貫中的同學,把這個好官陳文昭說成是東平太守,我看也是出於羅貫中精心安排的。”(《羅貫中與(三國志通俗演義)》上篇,載《社會科學研究》1983年第1期)此外,葉維四、冒炘、刁雲展等學者亦主“東原”說。

關於“太原”說。20世紀60年代以來幾部影響較大的文學史、小說史,如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游國恩等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北京大學中文系編寫的《中國小說史》等,均主此說,原因在於編者們見《錄鬼簿續編》作者自稱與羅貫中“為忘年交”,因而對其記載確信不疑。80年代以來,孟繁仁等先生先後發表《羅貫中試論》、《(錄鬼簿續編)與羅貫中種種》等文,除繼續強調《錄鬼簿續編》記載的“權威性”外,還提出羅貫中創作的幾部小說中著意褒美的人物,如《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的李存孝、《三遂平妖傳》中的文彥博等,都是山西人,這顯然與他的鄉土觀念有關。

針對孟繁仁先生的論述,我曾發表《關於羅貫中的籍貫問題》一文(載《海南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以友好切磋的精神,進行了比較細緻的辨析。首先,從三個方面對《錄鬼簿續編》記載的權威性提出質疑,指出羅貫中的作品本身的題署,比“忘年交”的回憶更為可靠;即使“忘年交”沒有誤記,後人也有可能誤抄,而《錄鬼簿續編》確實存在不少錯訛之處。因此《續編》中“太原人”一語,不能當然地視為無須證明的“鐵證”。其次,通過對羅貫中作品中主人公籍貫的分析,指出:《蔓國演義》中的關羽固然是山西解州人,但眾所周知,《演義》的真正主角是諸葛亮,羅貫中最著意褒美的人物也是諸葛亮,而諸葛亮卻是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劉備、張飛、趙雲則是河北人;《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的李存孝並非今山西雁北人,而是今河北淶源人;《三遂平妖傳》的主角應該是王則和胡永兒,而王則是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起義於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胡永兒是東京(今河南開封)人。因此,用“故土性”來解釋羅貫中的籍貫是不可靠的。再次,我不同意孟繁仁先生以傳說為論據的作法,指出:“民間傳說自有其特殊的審美價值”,但在長期的流傳變異中,“往往與事物的原貌差距很大”,因此“一般不應成為考證歷史人物生平的依據”。我還對如何繼續探討羅貫中的籍貫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1)注意《錄鬼簿續編》有無別的抄本。如果有幸發現新的抄本,就可以判定其中的“太原”二字究竟是否誤抄。(2)注意有關羅貫中生平的新發現。(3)確認《三國志傳》是《三國演義》的祖本,並判定其成書年代,那么,其題署“東原羅貫中”與庸愚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序》中所說的“東原羅貫中”互相印證,就可以成為確定羅貫中籍貫的有力證據。

此後,孟繁仁先生又發表《(題晉陽羅氏族譜圖)與羅貫中》、《太原(羅氏家譜)與羅貫中》等文,提出羅貫中的始祖原為四川成都府人,五代後唐時因仕於青州(今山西太原市清徐縣),遂移居該地。因此,羅貫中應為太原清徐縣人。不過,我認為,這裡的論證尚有若干脫節之處,帶有不少猜測成分,還不一定可靠。果然,陳遼先生髮表的《太原清徐羅某某絕非(三國)作者羅貫中》一文(載《中華文化論壇》2000年第1期)指出持“清徐”說者在對《羅氏家譜》的解讀上存在嚴重的失誤,將“先祖”、“遠代祖宗”與《家譜》中的“始祖”、“第一代”混為一談,即將五代後唐時期從成都來到梗陽(即今清徐)的“先祖”等同於生活在元代的《羅氏家譜》第一代羅仲祥,從而造成巨大的世系計算差錯。如果羅仲祥真的是五代後唐時人,則第六代羅錦之子應當生於1086年左右(北宋中期),他與元末明仞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毫不相干。由此可見,“清徐”說難以成立。

在兩說的爭論中,1994年,劉穎獨闢蹊徑,在《羅貫中的籍貫:太原即東原解》(載《齊魯學刊》1994年增刊)中指出:歷史上有過三個太原郡,分別在今天的山西、寧夏、山東。《錄鬼簿續編》所說的“太原”,很可能是指東晉、劉宋時期設定的“東太原”,即山東太原,與“東原”實為一地。東太原這一建制早已廢置,但因《錄鬼簿續編》的作者有用古地名、地方別名等生僻地名的習好,故對羅貫中的籍貫也用了生僻地名。此處的“太原”,與《水滸傳》、《三國志傳》上題署“東原”都是對的,只是分別用了兩個生僻的古地名。這是一個具有啟發意義的思路。隨後,楊海中的《羅貫中的籍貫應為山東太原》(載《東嶽論叢》1995年第4期)、杜貴晨的《羅貫中籍貫“東原”說辨論》(載《齊魯學刊》1995年第5期)進一步論述了“太原”應指“東太原”,亦即“東原”。這樣,就為“東原”說與“太原”說打通了聯繫,朝著問題的解決大大前進了一步。

羅貫中的籍貫究竟在哪裡?目前看來,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是謀略嗎?

《三國演義》是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具有極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蘊和文化內涵,猶如一個巨大的多稜鏡,閃射著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給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們以歷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啟示。

許多人認為,《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是謀略。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

誠然,《三國演義》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個方面,就是擅長戰爭描寫。全書以黃巾起義開端,以西晉滅吳收尾,反映了從漢末失政到三分歸晉這一百年間的全部戰爭生活,描寫了這一時期的所有重要戰役和許多著名戰鬥,大大小小,數以百計。接連不斷的戰爭描寫,構成了小說的主要內容,占了全書的大部分篇幅。而在戰爭描寫中,作者信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崇尚“鬥智優於鬥力”的思想,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對制勝之道的尋繹上。因此,雖寫戰爭,卻不見滿篇打鬥;相反,書中隨處可見智慧的碰撞、謀略的較量,而戰場廝殺則往往只用粗筆勾勒。可以說,千變萬化的謀略確實是全書精華的重要部分。

然而,謀略並非《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更非書中精華的全部。

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體系中,“道”是最高層次的東西。“道”有多義,首先是指自然和社會的根本規律,通常指正義的事業,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因此,它也是處事為人的基本原則。謀略則屬於“術”,是第二層次的東西,是為“道”服務的,必須受“道”的指導和制約。作為一位傑出的進步作家,羅貫中認為,符合正義原則,有利於國家統一、民生安定的謀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讚美的,而不義之徒害國殘民的謀略只能叫做陰謀詭計。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諸葛亮才被塑造為妙計無窮的謀略大師、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曹操的謀略可謂高矣,但羅貫中對他卻並不喜愛,而是有褒有貶:對曹操有利於國家統一、社會進步的謀略,羅貫中予以肯定性的描寫;而對他損人利己、背信棄義的各種伎倆,則毫不留情地予以抨擊。綜觀全書,羅貫中從未放棄道義的旗幟,從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謀略;對於那些野心家、陰謀家的各種陰謀權術,他總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對於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聰明,他往往加以嘲笑。可以說,《三國演義》寫謀略,具有鮮明的道德傾向,而以民本思想為準繩。後人如何看待和借鑑《三國演義》寫到的謀略,則取決於自己的政治立場、道德原則和人生態度。如果有人讀過《三國演義》卻喜歡搞小動作,那是他自己心術不正,與羅貫中無關。至於有人談什麼“厚黑學”,也硬往《三國演義》上扯,那更是毫無道理的。

那么,《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是什麼呢?我認為,《三國演義》豐厚的思想內涵,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對國家統一的嚮往。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極其偉大的聚合力,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安定,是我們民族一貫的政治目標,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優良傳統。幾千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民族曾經屢次被“分”開,飽受分裂戰亂之苦。但是,每遭受一次分裂,人民總是以驚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犧牲,清除了分裂的禍患,醫治了戰爭的創傷,促成重新統一的實現。在那“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漢末大動亂時期,以及羅貫中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元代末年,廣大人民對國家安定統一的嚮往更是特彆強烈。羅貫中敏銳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通過對漢末三國時期歷史的藝術再現,鮮明地表達了廣大人民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這是《三國演義》的政治理想,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現。

2.對政治和政治家的選擇。

人們常常談到《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有人還把這稱為“封建正統思想”。事實上,“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為有關三國的各種文藝作品的基調,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眾的意願,繼承了這種傾向。羅貫中之所以“尊劉”,並非簡單地因為劉備姓劉(劉表、劉璋也是漢室宗親,而且家世比劉備顯赫得多,卻每每遭到貶抑和嘲笑;漢桓帝、漢靈帝這兩個姓劉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撻的對象),而是由於劉備集團一開始就提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口號,為恢復漢家的一統天下而不屈奮鬥,不懈努力,被宋元以來具有民族思想的廣大民眾所追慕;同時,這個集團的領袖劉備的“仁”、軍師諸葛亮的“智”、大將關羽張飛等人的“義”,也都符合羅貫中的道德觀。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羅貫中把劉備集團理想化而予以熱情歌頌。另一方面,羅貫中之所以“貶曹”,是因為曹操作為“奸雄”的典型,不僅不忠於劉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殘人才,作品對其惡德劣行的描寫大多於史有據,並非有意“歪曲”;而對曹操統一北方的巨大功績,對他在討董卓、擒呂布、掃袁術、滅袁紹、擊烏桓等重大戰役中所表現的非凡膽略和智謀,羅貫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寫,並沒有隨意貶低。由此可見,“尊劉貶曹”主要反映了廣大民眾按照“撫我則後,虐我則仇”的標準對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選擇,具有歷史的合理性;對此不應作片面的理解,更不應簡單地斥之為“封建正統思想”。

3.對歷史經驗的總結。

《三國演義》以很大篇幅描寫了漢末三國變幻莫測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總結了各個集團成敗興衰的歷史經驗,突出強調了爭取人心、延攬人才、重視謀略這三大要素的極端重要性。董卓集團敗壞朝綱,殘害百姓,荒淫腐朽,導致天下大亂,完全是一夥狐群狗黨,混世魔王,作品便不遺餘力地予以鞭撻。袁術狂妄自大,輕薄無能,既不注意延攬人才,又無明確的戰略目標,更不顧百姓死活,卻急於過皇帝癮,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嚴厲批判。袁紹雖然頗有雄心,其集團一度聲勢赫赫,實力雄厚,但由於袁紹胸無偉略,見事遲緩,坐失戰機;不辨賢愚,用人不當,以致關鍵時刻內訌不已;心胸狹隘,文過飾非,甚至害賢掩過,終於只能成為曹操的手下敗將,無可挽回地走向滅亡。相比之下,劉備、曹操、孫權三大集團在這三方面各有所長:劉備歷經磨難,卻始終堅持“舉大事必以人為本”的信念,深得民心;求賢若渴,“三顧茅廬”堪稱千秋佳話;傾心信任諸葛亮,既有正確的戰略方針,又有靈活多變的謀略戰術。曹操雖然心術不正,卻也十分注意爭取人心,延攬人才,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在戰略戰術上,他也高出同時諸雄。孫權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任統帥均為一時之傑,而且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因此,在眾多政治軍事集團中,劉、曹、孫三大集團得以脫穎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