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果

佛手果

佛手為栽培品種,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主產於廣東潮州、肇慶、高要(河樂水一帶)、德慶、雲浮、四會、鬱南等地,稱“廣佛手”,為地道品。果皮和葉含有芳香油,有強烈的鮮果清香,為調香原料;果實及花朵均供藥用。

基本信息

產地介紹

佛手果佛手果
佛手果又名佛手柑,我國南方各省區多栽培於庭院或果園中。果皮和葉含有芳香油,有強烈的鮮果清香,為調香原料;果實及花朵均供藥用。佛手為栽培品種,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主產於廣東肇慶、高要(河樂水一帶)、德慶、雲浮、四會、鬱南等地,稱“廣佛手”,為地道品。其中肇慶生產的佛手果大質佳,品質最優,加工的商品“金邊白肉”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為廣東地道藥材“十大廣藥”之一。佛手生產基地應選擇在適宜生長的地區,同時重視“地道藥材”的地理學和“原產地”概念。如廣佛手主要分布於肇慶市、雲浮市等地。

形態特徵

佛手果佛手果
小喬木或灌木,枝有刺,幼葉枝帶紫紅色。單葉互生,葉柄短而無翅;
佛手果的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鈍或有時微凹,側脈明顯,葉緣具波狀鈍鋸齒。花單生,果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橙黃色,皮粗糙。

佛手是常用的中藥材。其果實幹片有清香氣味,味微甜稍帶苦,性味辛、酸、無毒,能理氣化痰,舒肝和胃的功效,主治痰飲咳嗽、胸悶脘脹、肝胃氣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經蒸餾得到的飽和水溶液為佛手露,善治氣膈、解郁、寬胸開胃。葉、花和果供提煉高級香精油,是食用香精的原料。

佛手果實皮色金黃,肉質白嫩,香脆甘甜,除鮮食外,是果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佛手果實可加工成蜜餞佛手、甘草佛手,還可加工成佛手茶、佛手露、佛手果凍和佛手香酒。花及幼果曬乾均可入藥。

佛手果形奇特,又具濃郁香氣,比香櫞更濃,久置更香。佛手四季長枝葉,周年常綠,四季開花不斷,果熟時金色,果端或伸長如手指,或緊握似拳,形狀奇特,觀樹、觀葉、觀花和觀果皆宜。佛手可庭園地栽,也可盆栽製作。

功效作用

芳香理氣,健胃止嘔,化痰止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